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260字。

  南阳市2024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中质量评估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生价值论,它注重精神蕴涵的指导作用,重视人文思想的建构。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方式的精神形态,它不仅体现着人类普遍的精神追求,而且体现着民族特有的价值关怀和时代属性。
  生命意识是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重要标志。中国古典诗歌既有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咏叹,也有对世事飘忽、功名蹉跎的感慨,更有对人格理想、功业抱负的抒发。这种博大深沉的生命意识与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渗透到怀古诗、饮酒诗、山水诗等诗歌类型中,形成鲜明的中华人文精神特色。
  作为一种人文精神的中国古代生命意识,它不仅眷恋于个体生命独特的存在和完满,而且善于发掘个体生命浑融于人类群体中的价值和意义。诗人屈原曾在《离骚》中写道“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老冉冉其将至,恐修名之不立”,可见他的生命意识是多么地细敏和真切,但这种感觉给他带来的,决不仅仅是无可奈何的缕缕忧伤,而更多的浸透着珍惜时光、热爱生命的积极进取精神,也就是通过人格的自我完善来达到永恒的生命境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时不我待、分秒必争的急切心情。
  中国古代诗人总有一种悲天悯人之心,他们的忧患早已从个人的生死穷达扩展到对民生疾苦的人文关怀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忧患意识是指人们从忧患境遇的困扰中体验到人性的尊严和伟大及其人之为人的价值,并进而提升主体人格和精神境界,以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困境,超越忧患的心态。继《诗经》《离骚》之后,表现种种忧患心理,成为诗人、文学家创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这种忧患心理包括对人生悲剧境遇、民生疾病痛苦以及国家前途命运等种种忧患,其中既有诗人们对于个体在生存发展过程中陷入困境时的自我关怀,也有基于无限的悲天悯人的同情之心的群体关怀,更有一种关注国家、民族命运,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自觉意识,从而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浓郁的现世情怀和高尚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的,强调人与自然、社会、万物协调和谐的和合精神,博大宽厚的包容精神等。无论是儒家或道家,都持有“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自然与人本来就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追求、体验人与自然契合无间的人生境界和精神状态。这种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人文精神深处的天人合一思想,在诗歌中的表现就是客体自然和主体人的内在精神融为一体,往往泛化为对“物”与“人”的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中国古典诗歌,作为华夏祖先精神追求、情感体验和生存方式的重要表现手段,无疑也就深深地烙上了这种民胞物与、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色彩。
  (摘编自魏瑾《中国古典诗歌的人文精神探析》)
  材料二:
  自五四以来,中国诗歌从古典逐渐走向现代,新诗也由此诞生。经过艰难探索,新诗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新诗存在的根基还是其经济基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生命意识和生命精神,有赖于多种诗歌类型,形成鲜明的中华人文精神特色。
  B.人文精神眷恋个体生命独特的存在和完满,善于发掘个体生命在人群中的价值和意义。
  C.新诗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其存在的根基是经济基础,现实来源是社会生活。
  D.重构新诗人文主义精神,要旨在于如何通过诗歌中所投射出的人文主义精神浸染民众心灵,让民众诗意地栖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代文人的忧患心理有陷入困境时的自我关怀,也有基于同情心的群体关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自觉意识。
  B.中国新诗之“新”的精神特质是其具有人文主义精神传统,这使得中国新诗具有重构人文主义精神的可能性。
  C.自五四以来,新诗生成的人文主义精神具有普适性的意义,在于其理论建设和创作中对“真、善、美”的强调。
  D.只要走入诗歌创作,走出诗歌作品,进而走进现实生活,新诗重构的人文主义精神就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3.下列选项侧重体现材料一提及的“生命意识”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B.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C.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4.两则材料引用屈原的诗句和艾青《诗论》中的语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4分)
  5.请结合材料一谈谈如何重构中国新诗的人文主义精神。(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哨兵北舞(节选)
  曾 剑
  绿皮列车终于摆脱京城的喧嚣,钻出夜色,钻进晨雾,在莽莽丛林间穿行。韩泽中觉得,这趟驶向军营的列车,将是他辉煌人生的开始。
  列车把他们带到一个小县城,他们换乘汽车,辗转到一个小镇。在这里,他开始了他的军营生活:站军姿,走队列,跑步,周而复始,亦步亦趋。
  一个月后,韩泽中被一辆“勇士”接走。山路漫长,车行颠簸,“勇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