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240字。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近几年,文化类综艺节目逐渐盛行,《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节目获得了收视和口碑双丰收。同学们据此开展了语文课外学习活动,整理出不少资料,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吟咏诗歌】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形式活泼新颖,深受学生喜爱。一学生看过节目后,喜欢上了描写雨的诗歌,写了一段感想。请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四季之雨各有韵味。①春雨无声飘落,犹如贵客(lì)临人间,滋润万物。“小楼一夜听春雨”,淅淅沥沥的雨声(hōng)托出一室舒徐的静(mì),心便也似有了着落般,陷入柔软的梦里。夏雨寻常,“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久等友人不至,那便挑一抹黄晕的灯光。
闲敲棋子,沙沙细雨中亦得自在。②秋雨凄冷,“巴山夜雨涨秋池”“今夜雨,断送一年残暑”,每一滴都浸满思念与无言的忧愁。“江阔雁声来渺渺,灯昏宫漏听沉沉”“苍山寒气深,高林霜叶稀”,③冬雨如泣如诉,与雁声寒气沉沉应和……真想在这北风咄咄逼人之日,和友人共赴毡炉,约一场温暖。冬寒渐深,冬雨渐消,但这不是永远的(jué)别,它将以雪的姿态重临世间。④这雨、这浸润着雨之情思的诗词,怎能不让人喜爱呢?
1.《中国诗词大会》的评委康震教授有诗云:“古韵新妍竞芳菲”,写出了诗词大会的盛况。请你用正楷字将这句诗准确地抄写在田字格中
2.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着落(zháo) 黄晕(yùn) 应和(hè) 咄咄逼人(duō)
B.着落(zhuó) 黄晕(yùn) 应和(hè)咄咄逼人(duō)
C.着落(zháo) 黄晕(yūn) 应和(hè) 咄咄逼人(duó)
D.着落(zhuó) 黄晕(yùn) 应和(hé) 咄咄逼人(duó)
3.根据拼音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莅临 烘托静谧决别
B.莅临 烘托 静谧 诀别
C.莅临 哄托静密决别
D.位临 哄托 静谧 诀别
4.听完分享后,同学们分析了这段感想。其中对修辞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同学甲:“①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滋润万物的春雨对人们来说十分珍贵。”
B.同学乙:“②句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引用了有关秋雨的诗句,展现出凄冷的秋雨容易勾起人的忧愁与思念的特点。”
C.同学丙: “③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冬雨给人带来的寒冷悲伤之感。”
D.同学丁:“④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点明了写雨之诗动人的特点。
【触摸真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方讲台、一位嘉宾、一封信、几十名静静聆听的观众、沉默的灯光与道具,这些可以构成一个舞台吗【甲】《见字如面》的回答是:可以。在如今这个娱乐泛滥的时代,《见字如面》用最原始的方式触及人们的心灵。
;;;。见字如面,信中的一字一句都在诉说一心一意的期许。就这样,俗世凡尘里普通人的笔端,流淌出动人心魄的长歌与史诗【乙】就这样,时光间隙里铭刻下的书信,凝练出感人肺腑的真爱与赤诚。
5.在文段【甲】【乙】两处填上标点符号,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句号【乙】逗号
B.【甲】问号【乙】逗号
C.【甲】问号【乙】分号
D.【甲】句号【乙】分号
6.在文段横线处依次填入下面的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清末革命烈士林觉民死别爱妻,忍痛写下“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的一往情深
②从亲情、爱情到友情,这些书信无一不以“真情”为最佳的笺注
③当代白血病男孩李真永别母亲,含泪写下“情之厚如斯,百世不足还”的无以为报
④来自加拿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泪别友人,怀憾写下“让我把千百倍谢忱,送给你和千百万亲爱的同志们”的志同道合
A.②④①③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③①④②
7.小张同学用诗歌抒写了自己对《见字如面》中家书的深刻感悟,请把句子补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