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010字。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初一同学在学习动物单元的过程中,开展“尊重生命,热爱生灵”系列活动。
1.在田字格里用正楷字抄写活动的主题“尊重生命,热爱生灵”。
任务一:探究古人与动物的关系
中国古代有着朴素的生态文明思想。早在春秋时期,便有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的雏形,规定在动物的繁殖和迁徙期不准砍伐树木,不准割草,禁止打猎,禁止下水捕鱼。古人也喜欢亲近动物。宋代的林逋厌恶官场,于是便隐居孤山,种梅养鹤,两只白鹤常常绕着他盘旋而飞,应和而鸣,久久不散。动物意象也常常出现古代诗歌中。唐代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归雁”表达自己思乡之怅然;元代【甲】的《天净沙??秋思》则通过“昏鸦”等景物,让羁旅之苦迷漫在字里行间。______都体现着动物真正进入了古人的生活。我们今天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正体现了古人历久弥新的生态观。
2.小组成员请你确认文段中加点词语的读音或字形是否正确。你根据词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表达的是“迁移”的意思,所以“迁徙”一词中有错字。
B.因为表达的是“相呼应”的意思,所以“应和”的读音是yìnghé。
C.因为表达的是“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的意思,所以“怅然”一词中有错字。
D.因为表达的是“充满、布满”的意思,所以“迷漫”一词中有错字。
3.文中【甲】处应填写的作者为______。
4.你在横线处补写内容,要达到句式整齐、节奏匀称的效果,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律法中对动物的保护,文人们对动物的亲近,诗歌里对动物的书写,
B.律法中保护动物,文人们亲近动物,诗歌里对动物的书写,
C.律法中对动物的保护,文人们亲近动物,诗歌里书写动物,
D.保护动物的律法,亲近动物的文人,诗歌里对动物的书写,
任务二:跟着名家学写动物
文章写得巧,观察很重要。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富光彩的形象;为什么他能让人印象深刻呢①据说吴承恩晚年清苦,却拿出仅有的钱买了一只猴子,日观夜察。年老体弱的他为了深入了解猴子的野外生活习性,还风尘仆仆地前往连云港云台山下,给“美猴王”安了个“家”,并住在那里对猴子进行长期观察。功夫不负苦心人,他终于塑造出了栩栩如生的美猴王形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②要写好文章,不仅要深入生活,还要熟悉描写对象,认真观察。
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如何让我们笔下的动物更生动呢?品读名家笔下的小动物,可以让我们学习捕捉细节、刻画形象等写作方法。首先,要抓住动物的外形特征。例如【甲】第二,要捕捉动物的生活动态。例如【乙】第三,要展现动物的鲜明个性。例如【丙】
5.在文段①②两处填入标点,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逗号 ②句号
B.①问号 ②句号
C.①逗号 ②冒号
D.①问号 ②冒号
6.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回文段【甲】【乙】【丙】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老舍先生描写母鸡警戒时的一连串动作: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
②冯骥才先生所描绘的珍珠鸟幼雏: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③丰子恺先生笔下连叫声都“有傲慢之气”的白鹅: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任务三:发起保护动物的倡议
小明想在年级发起保护动物的倡议,下面是他拟写的倡议书:
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动物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大自然里,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我们珍惜和尊重。在这里,我们发出倡议:
一、不残害动物。通过学习有关动物的课文,使我们明白了尊重生命的重要性。我们应爱护动物,不吝惜自己的爱心。
二、不遗弃宠物。不要因为一时兴起而养宠物,又在遇到困难时随意将其遗弃。爱心凝聚和谐至,______。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从身边做起,共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场景!
初一学生小明
2024.10.24
7.画线句有一处表达欠妥,你帮助他做出修改。
8.倡议书的结尾已经写出上联“爱心凝聚和谐至”,你选出作为下联最恰当的一项( )
A.善举传递温暖多
B.传递善举幸福到
C.善举传递幸福到
D.传递善举温暖多
二、名句名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9.默写
(1)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
(2),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秋,总是触发诗人的情思。《观沧海》中“,”,海水荡漾,山岛耸立的景象,引发出曹操无限的豪情;《秋词》一诗中,刘禹锡弃“”的常情,发出“我言秋日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