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9690字。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创产品作为立足地域历史文化的一种可视化表达,是以物为载体架起的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它们以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人文风土等为设计灵感来源,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内涵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到苏州博物馆的“胖宝剑”,再到甘肃省博物馆的“绿马”,这些文创产品都是对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元素的深度挖掘。设计者通过找准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元素建构符号意义,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表达,让历史文物“活”了起来。文创产品的“出圈”,让历史文化以一种新颖的方式融入人们的现代生活。历史文物不再是博物馆内遥不可及的记忆,而是生活中随时可以触摸和体验的存在。这种可视化的呈现方式,使历史文化的传播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接受,增强了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博物馆文创的“出圈”还在于持续推陈出新。它们巧妙地将现代审美和实用性融为一体,将最具辨识性的历史文化元素与大众现代审美相融合。现代审美的融入,使文创产品在外观上更加时尚、新颖、多元,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得以成功进入大众的视野。同时,由于具有超越装饰品的居家实用性,很多文创产品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例如,各类博物馆推出的丝巾、书签、茶杯、冰箱贴等文创产品,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实用期待,让历史文化的传播更加持久自然。
此外,文创产品还成为了新的社交符号。文创产品独特的设计风格和承载的历史文化意蕴,使其成为大众购买分享的新焦点。这既可以传递购买者的审美偏好,又可以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增加了个人与社会的积极连接,为历史文化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们以其独特的社交属性,打破了时空的局限,让历史文化的传播变得更加生动和有效,在现代传播叙事中焕发新的活力。这种以小见大的文化现象,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也让历史文化的传播更加灵活和广泛。
随着文创产业的不断发展,我们期待更多优质的文创产品不断涌现,用生动、鲜活、接地气的形式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坚定文化自信。这些产品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载体,更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它们让我们的文化传承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活力。
(摘自《文创“出圈”助力历史文化传播》)
材料二: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台《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创商品设计能力提升工作行动方案》,引导提升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创意商品设计能力。《方案》提出:到2025年,引进一批民族民间文创商品设计人才和团队,培育一批设计精良、品质过硬、市场认可的民族民间文创商品品牌。
贵州省将联合高等院校、创意设计机构、行业协会等,开办民族民间
1. 下列对文创产品“以可视化呈现方式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一观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文创产品将历史文化元素深度挖掘并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呈现,使公众能更直接地感受历史文化内涵,从而增强吸引力。
B. 文创产品作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通过对地方文化元素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表达,让历史文物“活”起来,进而提升文化感染力。
C. 文创产品在可视化呈现过程中,单纯依靠现代审美对外观进行塑造,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视觉喜好,以此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D. 文创产品把历史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让人们可随时触摸和体验,这种直观呈现使文化传播更易理解接受,增强了文化的魅力。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创产品的发展不仅让历史文化在现代生活中有了新的传播方式,也为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B. 文创产品的设计灵感来源广泛,其“出圈”是因为仅在外观设计上巧妙融合了现代审美和实用性,使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C. 文创产品成为社交符号后,购买者通过分享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使其传播更具深度。
D. 贵州省在提升民族民间文创商品设计能力方面,采取的系列措施是相互独立的,各自发挥作用,没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的一项是( )
A. 湖北省博物馆将其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缩小复刻,弯成一枚新颖的手镯。
B. 文创机构和山东曲阜“三孔景区”合作推出联名款文具。
C. 敦煌研究院将莫高窟的九层楼造型融入3D立体便签贴中。
D. 河南省借助当下流行的短视频平台,宣传本地的文创产品。
4. 根据《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创商品设计能力提升工作行动方案》,贵州省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提升民族民间文创商品设计能力?
5. 请结合材料一内容,简要分析文创产品在传播历史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
【解析】
【导语】这两篇文章分别探讨了文创产品在历史文化传播和地方文创产业发展的角色。材料一强调文创产品通过现代设计和实用性增强文化吸引力,将历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提升其感染力和传播性。材料二则介绍贵州省通过多方面措施鼓励民间文创商品的设计提升,构建了系统的支持体系。两者均强调文创产品在连接传统与现代、促进文化传播方面的重要性,侧重点分别在全国层面的文化影响和地方层面的产业发展策略。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单纯依靠现代审美对外观进行塑造,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视觉喜好,以此增强”错误,文中指出文创产品“出圈”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可视化呈现增强文化吸引力和感染力并非单纯依靠现代审美塑造外观,还包括深度挖掘文化元素、创造性转化等多方面,选项表述片面且不准确。
故选C。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鲁镇的黑夜与白天
迟子建
①我是迈过鲁迅故居的门槛的,我不敢踩它,怕那像历史卷轴一样的门槛会被踏碎了。只记得它很大,门是一重接着一重的,所有的房间都陈设着古旧的家具和器皿,它们就像老人们历经沧桑的眼睛一样,沉静而又略嫌冷淡地望着我们。我注意到屋子没有大窗口,那栗色的窗子又一律是木格的。木格很细碎,就仿佛是横在窗上的一把把剪刀一样,把射进屋的阳光给凭空剪得零落而黯淡,所以几乎很难看到一间阳光充足的屋子。当年的“迅哥儿”流连在这样的深宅大院里,住在永远暮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