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8720字。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尤其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因为人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便认为人天生是恶人;因为人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便认为人是邪恶的;人从来不对他的同类效劳,因为他认为他对他们没有任何义务;人自认为他有取得自己所需之物的权利,因此便以为他自己是整个宇宙的唯一的主人。诚然,霍布斯看出了现今的人们对自然的权利所作的种种解释的缺点,然而从他自己所作的解释中得出的结论就可看出,他的解释的着眼点也是错误的。既然这位作者是根据他自己提出的原则进行推理的,他的论点就应该这样来表述:我们在自然状态中对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的关心,是丝毫不妨碍他人对保护他自己的生存的关心的,因此这个状态是有利于和平的,是适合于人类的。然而他在书中所说的话却恰恰相反,因为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其实,这些欲望乃是社会造成的,而且,正因为人的欲望丛生,才使法律成为必需的东西。
既然霍布斯认为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我们就要问:野蛮人是否也是一个强壮的孩子?如果我们承认他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如果这个人强壮的时候也像他柔弱的时候那样依赖他人,那么,什么过分的事他干不出来呢?他的母亲如果不及时喂他奶,他就会打她;如果他觉得他的弟弟招他讨厌,他就会掐死他:如果别人碰撞了他或打扰了他,他就会咬别人的腿。说自然状态中的人是强壮的,与说自然状态中的人需要依赖于人,这两种说法是矛盾的。人只有在处于依赖状态的时候才是柔弱的:如果他无拘无束,不依赖他人的话,他早就是很强壮的了。霍布斯没有看出:我们的法学家所说的阻碍野蛮人使用理智的原因,正好就是霍布斯本人所说的阻碍野蛮人滥用他们的官能的原因。因此,我们认为野蛮人之所以不是恶人,其原因恰恰在于他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防止他们作恶的,既不是智慧的发达、也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欲念的平静和对恶事的无知:他们从对恶事的无知中得到的益处,比别人从对美德的认识中得到的益处多得多。
此外,霍布斯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使他不至于过于为了谋求自己的幸福而损害他人,因而可以在某种情况下克制他的强烈的自尊心,或者在自尊心产生之前克制他的自爱心。我认为这是人类唯一具有的天然的美德;这一点,就连对人类的美德大加贬抑的人也是不得不承认的,因此,我不怕任何人提出反对的意见。我认为怜悯心是我们这样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人最应具备的禀性,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人类在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以前就有怜悯心了。我们很欣慰地看到《蜜蜂的寓言》的作者曼德维尔巴不得不承认人是一个有感情和同情心的生物。他以平淡和细致的笔调描述了一个动人的事例:一个被囚禁的人看见一头猛兽从一个母亲的怀抱里抢走了她的孩子,用尖锐的牙齿咬孩子的肢体,用爪子掏取他还在跳动的内脏。他看到的这件事情虽与他个人无关,但他心中的感受是何等悲伤啊;目睹这种情景,而自己却不能对晕过去的母亲和垂死的孩子一伸援手,他难道不难过吗?
“心地的温情,是大自然把眼泪给予人类的同时赠予人类的礼物。”
曼德维尔已经很清楚地认识到:如果大自然不赋予人类以怜悯心来支持他的理性,那么,人类尽管有种种美德,也终归会成为怪物。但是,曼德维尔没有看到的是,人类的种种社会美德全都是从这个品质中派生出来的。的确,人们所
1.依据文意,以下属于霍布斯观点的一项是( )
A.自然状态下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存,这是有利于和平的,是适用于人类的。
B.怜悯心是我们最应具备的禀性,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是自然的感情。
C.人以为自己是宇宙唯一的主人,是因为自认为有取得自己所需之物的权利。
D.只有大自然赋予人类以怜悯心来支持他的理性,人类最终才不会成为怪物。
2.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叙述《蜜蜂的寓言》之例,是以囚徒目睹他人不幸尚且悲伤难过来论证人是有感情和同情心的。
B.作者引用诗句“心地的温情,是大自然把眼泪给予人类的同时赠予人类的礼物”,是为了论证怜悯心是大自然赋予人的天性。
C.在作者看来,人类的慷慨、仁慈和人道等种种社会美德,全部都是从“怜悯心”这一品质派生出来的。
D.作者认为“在谋求你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比“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更加完善、有用。
3.下列选项中属于作者所说“怜悯心”的一项是( )
A.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年,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促织》)
B.任何违犯、偏离、背弃所谓规章的行为,虽说跟他毫不相干,也总让他忧心忡忡。(《装在套子里的人》)
C.李小二道:“恩人休要疑心。只要没事便好了。只是小人家离得远了,过几时那工夫来望恩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D.贾母听说,忙道:“快带了那孩子来,别唬着他。小门小户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的,那里见的这个势派。倘或唬着他,倒怪可怜见的,他老子娘岂不疼的慌?”(《红楼梦》)
4.选文划横线部分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请简要分析这种论证效果是如何形成的。
5.卢梭“怜悯是人的天性”与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内涵相通,而目的有异,请加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套不住的手
赵树理
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