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题,约10190字。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分值:120分 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你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2.本试题不分ⅠⅡ卷,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不要直接在本试卷上答题。
  3.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对应的答题卡区域,不得超出规定范围。
  经典,是人一生向上、向美、向善的支撑。它就是我们的生活,却又好像永远在俯视生活。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是我们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一、积累运用(共22分)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霭 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搏)学的人。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 历),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 录)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珅 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消释(shì)  蝉蜕(tuō)  朗(lǎng)读  拗(ào)过去  盔(kuī)甲
  B.消释(shì)  蝉蜕(tuì)  朗(lǎng)读  拗(ǎo)过去  盔(kuī)甲
  C.消释(shī)  蝉蜕(tuō)  朗(làng)读  拗(ào)过去  盔(guī)甲
  D.消释(shī)  蝉蜕(tuì)  朗(làng)读  拗(ǎo)过去  盔(guī)甲
  2.文中括号处的汉字选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和蔼    博学    严历    陆续     珅士
  B.和霭    搏学    严厉    录续     绅士
  C.和霭    搏学    严历    录续     珅士
  D.和蔼    博学    严厉    陆续     绅士
  3.对文中标点符号的理解,你认为哪一项不合理?(   )(2分)
  A.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中间的分号表示对三味书屋书房的介绍还没有结束,后面的内容与上文形成并列)
  B.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 搏)学的人。(本来该用顿号的地方使用逗号,是因为作者想强调先生的形象)
  C.“人都到那里去了?!”(问号、叹号连用,既有先生的询问也有威吓,是提醒学生抓紧回教室)
  D.“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老师背的书有标点符号,学生背的书没有,是因为作者的疏忽,给漏掉了)
  4.关于选文和单元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三味书屋的生活有“严”有“趣”,但与百草园相比,对少年的鲁迅来说,“不应该问”“只要读书”“我就只读书”的生活也是一种禁锢。
  B.本文和本单元的另一篇《再塑生命的人》,都采用了双重视角,这也是回忆性散文通常所具有的写作方式。
  C.文章末尾说自己的画作卖给了同窗,并且猜测“早已没有了罢”,是作者的闲笔,与文章主旨并无关联。
  D.本单元学习默读,默读和朗读相比,阅读速度提升,便于快速梳理文章内容,适用于独立阅读。
  5.本文和《五猖会》都表现了作者对儿童教育问题的思索,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6.《朝花夕拾》中有很多人物可以对照着读。比如鲁迅的老师寿镜吾先生和藤野先生,比如鲁迅的保姆长妈妈和邻居衍太太,请你选择书中的一组人物,写出比较阅读的结论。(4分)
  7.经典填空(6分)
  (1)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______,______,______,密密地斜织着,___________。(朱自清《春》)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既写景又点明时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4)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__________,____________。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5)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诫子书》)
  (6)曹操《观沧海》中以壮阔想象表现诗人像大海一样容纳万物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二、阅读欣赏(48分)
  (一)(6分)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