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960字。
宜春市2024—2025第二学期高一年级5月月考
语 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题。
材料一:
创作并不是为细节而细节。细节的存在是因为细节具有提升作品品格的功能。人们也许会忘记作品的情节、人物,但会因一个典型细节而记住作品。
细节的存在使人物形象的刻画更为鲜活。这也是人们对细节意义的普遍性认知。《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三仙姑等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这与赵树理善于捕捉并使用细节分不开。细节在某种条件下也往往会影响作品的结构。或者说,作者会设计一种类似于“中枢”意义的细节,并围绕这一细节来展开作品。刘慈欣的《乡村教师》中的乡村教师让孩子们背诵牛顿定律的细节是整个小说结构的重心。这种“宇宙巧合”的细节使人类与宇宙中的碳基联邦发生了奇异的联系,进而产生了拯救太阳系的功用。在很多情况下,细节会改变作品的艺术境界,使作品的品格发生变化。当然,这种变化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衡量的标准就在于对细节的使用是否合适。有一种情况是,由于细节的出现对作品中的社会背景、人物命运等形成某种暗示或隐喻。茅盾的《子夜》中描写吴老爷子从传统的乡下进入当时灯红酒绿的上海,立刻就晕了过去。这个细节充满了象征意味,隐喻当时的中国社会也将面临像吴老爷子一样的命运。可见,细节使作品变得血肉饱满、气韵生动,具有真实的力量和超越真实的灵动性。
尽管并不是所有的优秀作家都重视细节描写,但长于细节描写的作家一定是优秀的。他们具有营造细节的天赋、才华,以及准确运用细节提升作品品格的卓越能力。
作家首先要有艺术的敏感度。就是说作家对万物所蕴含的艺术可能性要有敏锐的鉴别力、感受力。如果作家没有这种敏锐性,对万事万物持冷漠、麻木、僵硬的态度,就难以发现艺术的细节。作家其次要有对生活的熟悉度。不熟悉、不了解生活,不知道人们是怎样度过每一天的,就难以表现出活色生香、充满人间气息的生活。而细节正隐藏在这样的生活中。细节可能是作家捻断数根须后创造的,但最好的状态是在熟悉描写对象之后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作家还要有表达的准确度。有的人认识到了细节的重要性,喜欢描写细节,但可能这些细节或者冗杂多余,或者与作品需要的艺术情境不符,或者张冠李戴,与人物的性格、精神品格相悖。这样的细节描写就是不妥的,甚至是失败的。细节的准确度除了要体现人物的性格、价值观之外,还要体现其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的、文化的与伦理的……只有准确的细节才能点石成金、锦上添花,使作品的品格得到升华,艺术的魅力得到强化。
(摘编自杜学文《细节,无所不在又意味深长》)
材料二:
细节可以揭示出小说的秘密。小说是时间的艺术,如何在时间之流中呈现一定密度和频次的细节,是小说艺术成败的关键要素。在这里,所谓密度是指一个细节单元的体量,频次主要是指相同或相似细节出现的频率。
一般而言,小说中的细节描写越丰富越好,但这并不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细节存在的意义在于提升作品的品格,最终让读者能够因某个典型细节记住作品。
B.真正优秀的作家一定善于捕捉并使用细节,从而使作品变得血肉饱满、气韵生动。
C.很多推理小说犯了“细节肥大症”,虽然细节极其严密精细,人物形象却并不鲜明。
D.小说中运用多频次的细节描写,能实现制造悬念、推进叙事、前后呼应的艺术效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否合适地使用细节,是衡量作品品格朝着积极方向还是消极方向发生变化的标准。
B.作家认识到了细节的重要性并对细节描写感兴趣,就能够使细节描写既妥当又成功。
C.细节可以揭示出小说的秘密,关键要合理安排小说细节的密度,调节细节出现的频次。
D.“细节的洪流”是《变形记》的主体,细节本身具有了自足性,不为情节发展而设置。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林黛玉一共哭了37次,对这些“哭泣”细节的描写,凸显了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B.在《本巴》中,刘亮程把草木在风中“摇晃”的细节写成受到赞美之后的陶醉,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C.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用数十万字描写一天内发生的事情,充溢其间的细节包括情绪、想象和无意识碎片等。
D.《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前后多次说“别闹出什么乱子”,小说通过这一细节描写强化了人物形象。
4.根据材料一内容,结合下面的图画,下列对小说《祝福》中关于祥林嫂的细节描写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雪花满天飞舞的细节描写揭示了祥林嫂居无定所的生活状态。
B.热闹的祝福场景细节与祥林嫂此时的悲惨处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C.手中的竹竿、篮中的破碗等细节透露出祥林嫂不幸的命运遭遇。
D.对祥林嫂眼神的细节描写升华了作品品格,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5.《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多处有关“风雪”的细节描写,显示出作者营造细节的能力,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5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小矮人
[俄]索洛古勃
萨拉宁离中等身高还稍差一截。出身商人家庭的妻子阿格拉娅却身高体胖。就是现在,他们婚后头一年,年方二十的妻子跟自己矮小瘦弱的丈夫在一起,简直像个巨人,又高又壮。
夫妻俩在身高方面的差异时常招致熟人的嘲笑和议论。这些轻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