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710字。

  2025年中考模拟试卷(三)
  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班级举办“做我中原好少年”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根据提示完成以下题目。
  1. 【家国篇——少年强则国强】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梁启超先生一篇《少年中国说》以笔为槌,敲响战鼓,①______(震  振)聋发聩,唤醒国人。我中原少年者,潜力无限,未来可期;青年者,做国之中流砥柱,撑起国家脊梁;年长者,追②______(溯  塑)过往,也曾是中国少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今日之中国,是代代国人奋发图强之中国,【A】给(   )予我们辽阔前程,无上荣光!最好的时代,迎来了最好的我们。以德修身,让人格之花染香追梦之旅;以学正思,让【B】睿(   )智之灯照亮锦绣前程;以义明志,让高远之歌在民族复兴的行进中唱响。
  (1)给语段中两个加点字注拼音
  A.给(     )予                    B.睿(     )智
  (2)语段中两个画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①______                          ②______
  【答案】(1)    ①. jǐ    ②. ruì   
  (2)    ①. 振    ②. 溯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给予:jǐ yǔ,本义是给、赠送,语段中的意思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辽阔的前程与无上的荣光。
  睿智:ruì zhì,本义是英明有远见,语段中的意思是用充满智慧的思想之灯照亮未来的发展道路。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本义是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语段中的意思是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用文字唤醒了麻木的国人。
  追溯:zhuī sù,本义是逆流而上,探寻事物的根源,语段中的意思是年长者追寻过往的经历,他们也曾是为国家发光发热的少年。
  2. 【榜样篇——中原好少年就在身边】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2025年2月25日晚,2024年度河南省“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在郑州举行。我市学生王芊寻荣获2024年度河南省“新时代好少年”称号。
  王芊寻是南阳市十五小六一班学生。她是一位勤奋好学、德才兼备、开朗活泼、多才多艺的女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同学们的好榜样。2022年,在河南省“强国复兴有我”演讲比赛中,获全省一等奖;2023年,被评为南阳市“新时代好少年”;2023年,在河南省首届戏曲节知识问答专题竞赛中获得三等奖;2023年,在第19届全国少年儿童歌曲声乐大赛中获得特金奖,河南省第一名。2024年8月,王芊寻代表全省宣传系统参加河南省第二届红领巾讲解员风采大赛,获特等奖。
  (1)给这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25个字。
  (2)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3. 小组成员写了一段与君子内涵有关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
  “君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其概念变化深刻反映着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脉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儒学体系建构下,“君子”既承载着“仁礼合一”的价值追求,亦构成传统社会评价人品的重要维度,其文化基因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①至春秋时期,孔子突破阶级藩篱,赋予“君子”全新内涵——从身份象征升华为道德标杆,特指具备完善人格与高尚品行的理想化主体
  ②这一重构使“君子小人”之辨超越社会阶层分野,转而成为衡量人性修养的核心尺度
  ③与之对举的“小人”则指代道德有疵、品行不端者
  ④该词最早见于《周易》《诗经》,原为对统治者与贵族男子的尊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