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550字。
山东省济宁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案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诗经》里的诗篇涵盖了诸多社会角色,“君子”便是其中之一。不同篇章中的“君子”身份不同,既有代表贵族的统治者,也有品德高尚之人,还有被女子倾慕的男子,但是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品格特征,那就是有教养、有道德、有担当。
通达诗书、仪态端庄是君子修养的基本要求之一,君子应通过勤勉学习来通达圣贤义理,并仪表端正,举手投足之间都要合乎礼仪规范。《卫风•淇奥》是《诗经》中深度描写君子的代表作品,其中“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句便是对君子认真钻研学问的描写。《曹风•鸤鸠》曰:“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这里的“仪”指的是君子外在的威仪,包含了个人仪表、举止风度以及礼仪做派等一系列综合特征,一般通过君子的仪容举止及衣服配饰表现出来。
在周代,君子作为政治地位的概念不断淡化,其道德内涵不断凸显,为后世淬炼和锻造纯粹的君子品格奠定了基础。在《诗经》中,赞颂君子,最重要的是要肯定其品德修养。《小雅•鹿鸣》云:“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是说君子仁爱宽厚才能给众人做榜样;《大雅•卷阿》中“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指出君子应当有孝心,有德行;《小雅•小弁》中“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倡导君子应当言而有信,不轻易许诺,承诺一旦出口,就不能反悔。由此可见,无论是宽厚爱民,还是忠悌孝信,都应当是君子具备的内在品德。
《诗经》中的君子多富有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对于国家的兴衰荣辱肩负着重大责任,这种勇武敏行的气概、慷慨激昂的英雄情怀令人敬重。《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描写了将士们整装待发跟随将领奔赴疆场的雄阔画面,彰显了将士们保家卫国、抵御外敌的英雄气魄。
(摘编自陈力 卢宁《<诗经>中的君子之风》)
材料二:
风雅在后世,虽然一般指士人人格和社会风尚,但在词源学意义上,却是起于《诗经》关于风、雅、颂的分类。它首先是一个诗学概念,然后才由诗逐渐推及士人为人处世层面。这决定了风雅既是文学创作典范,也是士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连续性目标。
什么是风雅?由于这一概念起于孔子最终删订的《诗经》,弄清孔子评价,再对其进行义解就至关重要。《论语•为政》中孔子评价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说明《诗经》中风雅并非来自外在巧饰,而是要以心灵的绝假纯真作为底色。以此为背景,孔子谈道:“诗可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诗经》中的“君子”虽身份各异,但有相同的品格特征。
B.从外在举止和服饰了解君子修养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
C.《诗经》中周代以前的作品中,“君子”曾是表明政治地位的概念。
D.风雅首先是文学概念,在后世一般指士人人格及社会风尚。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经》中的君子品格或表现于教养,或表现于品德,或具有家国担当。
B.继承发扬礼乐风雅传统,是我们延续具有审美特质的中华文明的内在要求。
C.君子品格与士人层面的风雅精神有相通之处,都强调内在美外在美的统一。
D.两则材料都大量引用史料作为论据,体现了实证思维和严谨的治学精神。
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一中“君子”品格的是(3分)
A.《小雅•湛露》:“岂弟君子,莫不令仪。”
B.《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C.《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D.《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4.根据材料二,概括《诗经》中风雅人格的内涵。(4分)
5.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离骚》节选部分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屈原,可以称得上风雅君子的典范,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结合《离骚》中的诗句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端 午
郭文斌
天还没有大亮。爹正在往上房门框上插柳枝。五月和六月就后悔自己起得迟了。出大门一看,家家的大门上都插上了柳枝,让人觉得整个巷子是活的。五月和六月跑到巷道尽头,又飞快地跑回。长长的巷道里,散发着柳枝的清香味,还散发着一种让他们说不清的东西。雾很大,让五月和六月觉得这端午有了神秘的味道。
等他们回来,爹和娘已经在院子里摆好了供桌。娘已经把甜醅子和花馍馍端到桌子上了,还有新下来的梨、大枣,在蒙蒙夜色里,仿佛真有无数的神仙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等着享用这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