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共20题,约10400字。

  北京市大兴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初一语文试题
  2025.06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ID号)。
  3.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今所取得的主要科技成就,感受科技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初一年级开展了“古今共耀•智创未来”主题科技节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  探寻古代科技之光
  1. 古代科技成就探索小组收集了中国古代重要科技成就。下面是这个小组写的文字介绍,请阅读后完成各题。
  中国古代科技以持续数千年的创新智慧,不断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战国李冰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首创无坝引水系统,至今哺育成都平原;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知识传播如浩瀚星河般流淌千年;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让文字挣脱雕版束缚,文明如蒲公英般播撒全球;火药的轰鸣声震憾了沉寂的战场,从而重塑了世界格局;司南磁针恒定指北,为人类航海刺破了千年迷雾。从四大发明到都江堰,使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印证了创新是文明进步的动力。
  (1)检查文段,你发现了一处书写错误。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表达的是“喂养、滋养”的意思,所以“哺育”一词中有错字。
  B.因为表达的是“广阔、广大”的意思,所以“浩瀚”一词中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约束、限制”的意思,所以“束缚”一词中有错字。
  D.因为表达的是“震动、震惊”的意思,所以“震憾”一词中有错字。
  (2)小组成员发现文段画线句存在两处表达欠妥,请你修改。
  活动二  走近现代科技之星
  2. 学校图书馆布置了“中国现代科技成就”展区。下面为展区的“引言”部分,阅读后完成各题。
  ①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一代代中国科学家如期而至,在科技长卷上书写了东方传奇。本次展览分为“歌颂奠基者”“开拓者之光”“攀登者之志”三个篇章。
  ②航空航天领域,王永志院士鞠躬尽瘁,带领团队设计“长征二号F”火箭,成功托举“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让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深海探测领域,“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锲而不舍,率领团队打造万米级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标志着中国深海装备技术跻身国际领先水平;在药学和医学领域,“青蒿素之母”屠呦呦深耕传统医药典籍,从青蒿中萃取出抗疟神药,让中医药焕发新生,她也成为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这些科学家们以至死不懈的精神,攻克一个个科技难关,让中国科技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芒。
  ③本次展览   ①   是对往昔辉煌科技成就的致敬,   ②   承载着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新时代奋斗者勇攀高峰的使命。中国科技创新期待着时代青年续写崭新篇章。
  (1)文段中画线句子包含有展览三个篇章的名字,有一个与其他两个结构不一致,请将其修改一致。
  答:______
  (2)你检查了文段中成语使用的情况。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期而至    B.鞠躬尽瘁    C.锲而不舍    D.至死不懈
  (3)“深耕”指土壤耕作中加深耕层,以提高地力,是改良土壤、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文段内容,“深耕”一词的语境义是_____。
  (4)结合语境,在文段中填入关联词语,使其表达连贯,逻辑合理。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所以……      B.虽然……但是……
  C.只要……就……        D.不仅……而且……
  活动三  体验科技生活之便
  3. 参观科技生活体验馆后,有同学撰写了“体验手记”。请阅读后完成各题。
  步入科技生活体验馆,科技气息便扑面而来。①在智能家居区,语音助手“小智”正用童声讲解唐诗;扫地机器人则在角落默默耕耘。②在体感游戏区,男生们对着空气奋力挥拍,屏幕里的网球如一道闪电划过天际【甲】③女生们在AR试衣镜前挥手,瞬间换上华美汉服。健康管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