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0360字。
2025年高一期末考试语 文
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创作并不是为细节而细节。细节的存在是因为细节具有提升作品品格的功能。人们也许会忘记作品的情节、人物,但会因一个典型细节而记住作品。
细节的存在使人物形象的刻画更为鲜活。这也是人们对细节意义的普遍性认知。《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三仙姑等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这与赵树理善于捕捉并使用细节分不开。细节在某种条件下也往往会影响作品的结构。或者说,作者会设计一种类似于“中枢”意义的细节,并围绕这一细节来展开作品。刘慈欣的《乡村教师》中的乡村教师让孩子们背诵牛顿定律的细节是整个小说结构的重心。这种“宇宙巧合”的细节使人类与宇宙中的碳基联邦发生了奇异的联系,进而产生了拯救太阳系的功用。在很多情况下,细节会改变作品的艺术境界。当然,这种变化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衡量的标准就在于对细节的使用是否合适。有一种情况是,细节的出现会对作品中的社会背景、人物命运等形成某种暗示或隐喻。茅盾的《子夜》中描写吴老爷子从传统的乡下进入当时灯红酒绿的上海立刻就晕了过去。这个细节充满了象征意味,隐喻当时的中国社会也将面临像吴老爷子一样的命运。可见,细节使作品变得血肉饱满、气韵生动,具有真实的力量和超越真实的灵动性。
尽管并不是所有的优秀作家都重视细节描写,但长于细节描写的作家一定是优秀的。他们具有营造细节的天赋、才华,以及准确运用细节提升作品品格的卓越能力。作家首先要有艺术的敏感度。就是说作家对万物所蕴含的艺术可能性要有敏锐的鉴别力、感受力。如果作家没有这种敏锐性,对万事万物持冷漠、麻木、僵硬的态度,就难以发现艺术的细节。作家其次要有对生活的熟悉度。不熟悉、不了解生活,不知道人们是怎样度过每一天的,就难以表现出活色生香、充满人间气息的生活,而细节正隐藏在这样的生活中’。细节可能是作家捻断数根须后创造的,但最好的状态是在熟悉描写对象之后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作家还要有表达的准确度。有的人认识到了细节的重要性,喜欢描写细节,但可能这些细节或者冗杂多余,或者与作品需要的艺术情境不符,或者张冠李戴,与人物的性格、精神品格相悖。这样的细节描写就是不妥的,甚至是失败的。细节的准确度除了要体现人物的性格、价值观之外,还要体现其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的、文化的与伦理的……只有准确的细节才能点石成金、锦上添花,使作品的品格得到升华,艺术的魅力得到强化。
(摘编自杜学文《细节,无所不在又意味深长》)
材料二:
细节可以揭示出小说的秘密。小说是时间的艺术,如何在时间之流中呈现一定密度和频次的细节,是小说艺术成败的关键要素。在这里,所谓密度是指一个细节单元的体量,频次主要是指相同或相似细节出现的频率。
一般而言,小说中的细节描写越丰富越好,但这并不等于无原则的堆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细节能够使人物形象刻画更为鲜活,因此人物的细节越丰富,作品的艺术境界越高。
B.优秀的作家一定善于捕捉并使用细节,从而使作品有真实的力量和超越真实的灵动。
C.细节的密度和频次是小说艺术成败的关键要素,因此小说中的细节描写越丰富越好。
D.很多推理小说犯了“细节肥大症”,细节描写严密精细,但少能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家在熟悉描写对象后,自然而然地创造出的作品需要的细节,才是最好的状态。
B.作家认识到了细节的重要性并对细节描写感兴趣,就有可能将细节描写得既妥当又成功。
C.作家如果具备艺术的敏感度、对生活的熟悉度、表达的准确度,就能写出好作品。
D.有些小说创作中的细节不为情节发展而设,却依然能表现主人公艰难的生存境遇和体验。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 )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多次出现并描写的风雪意象,自然而然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B.《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林黛玉共哭了三十几次,这一细节描写,凸显了林黛玉的性格。
C.《百合花》中那条撒满百合花的被子出现了三次,把年轻媳妇的成长表现得淋漓尽致。
D.《哦,香雪》中出现的又土又落后的木质铅笔盒,是来自边远地区的香雪的真实写照。
4.细节对作品品格有哪些方面的提升?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4分)
5.鲁迅小说《祝福》中,多处描写祥林嫂的眼睛。如:①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②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③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以上对眼睛的细节描写,显示出了作者营造细节的能力,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谁想静中生烦恼,忽一日不自在起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来进去只是闷闷的。园中那些人多半是女孩儿,正在混沌世界,天真烂漫之时,坐卧不避,嘻笑无心,那里知宝玉此时的心事。那宝玉心内不自在,便懒在园内,只在外头鬼混,却又痴痴的。茗烟见他这样,因想与他开心,左思右想,皆是宝玉顽烦了的,不能开心,惟有这件,宝玉不曾看见过。想毕,便走去到书坊内,把那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武则天、杨贵妃的外传与那传奇角本买了许多来,引宝玉看。宝玉何曾见过这些书,一看见了便如得了珍宝。茗烟又嘱咐他不可拿进园去,“若叫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