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640字。

  北京市西城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七年级语文
  2025. 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考试材料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6分)
  夏风轻起,花木勃发,年级开展了以“少年徜徉访京华”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拟将同学们的学习收获分专题在公众号上发布。你所在的小组负责编审,请协助完成以下任务。
  专题一  中轴探索
  中轴线上,访古今风景。从永定门出发,感受历史的厚重开篇,那天坛的祈年殿静静chù立,与近旁先农坛的耤田遗存(“耤”同“籍”,“耤田”本义是耕作,这里指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农、举行亲耕典礼时所种的田地)俯仰相顾,演绎着“敬天法祖”的文明密码。行至三里河公园,碧波迸溅,让人们感受到另一番宁静悠闲。穿行紫禁城,仰望角楼九梁十八柱的精妙构造;登上景山万春亭,俯瞰故宫金瓦红墙的壮阔图景。来到钟鼓楼,回想暮鼓晨钟里元明清三朝的时光刻度;驻足观景台,遥思大兴国际机场与奥林匹克公园“鸟巢”南北辉映——新时代的画卷在中轴两端不断向外铺展。当我们漫步中轴,脚步丈量的不仅是空间的距离,更是时间的纵深。这条城市之脊始终以包容的胸襟,见证着古老文明与现代活力的交融共生。
  1. 请用正楷字书写活动主题“少年徜徉访京华”。
  2. 有同学对文段中某些字词的写法、使用、读音、字形有疑问。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chù立”在这里指的是“高耸地立着”,“chù”应写成“矗”。
  B. “迸溅”的意思是“向四外溅”,与整句意境不相符,应改为“荡漾”。
  C. “俯瞰”在这里指的是“从高处往下看”,“瞰”应读作“kàn”。
  D. “漫步”在此处的意思是“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漫”应写作“慢”。
  3. 为给文段中的“敬天法祖”加注释,一位同学查阅词典,找到“法”字的四个解释:①法令,法律,制度;②方法;③效法,仿效;④准则,标准。据此,“敬天法祖”可解释为:_________。
  专题二  胡同徜徉
  北京胡同是鲜活的民俗文化“博物馆”,蕴藏着老北京最浓郁的民俗味儿与烟火气。小杨家胡同是小说《四世同堂》和话剧《茶馆》作者_______的出生地,这里有些住户仍保留着老北京的传统习俗,比如在院儿里布置“天棚鱼缸石榴树”,春节贴春联,端午挂菖蒲,等等。南锣鼓巷街区同样充满了民俗风味【甲】雨儿胡同的剪纸艺人现场创作精美窗花,引得游人流连欣赏;菊儿胡同的老手艺人吆喝着制作糖人,逗得孩童驻足围观【乙】杨梅竹斜街则是体验老百姓生活气息的绝佳所在。行走其间,我们常会看到住户们在院子里趁着天儿好晒着腌菜,老人们在大树下一边聊天一边喝着茉莉花茶……徜徉在北京的胡同,感受着这里的皇家威严和百姓烟火气,人们心中满是温情。
  4. 文段中横线处应填入 作者名是___________。
  5. 结合图文来看,在文段【甲】【乙】两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甲】,    【乙】。 B. 【甲】,    【乙】;
  C. 【甲】:    【乙】。 D. 【甲】:    【乙】;
  6. 作为这一专题的总结,文段中的画线句表达欠妥,请修改。
  专题三  红色记忆
  为感受革命精神,我们探访一处处旧址,在红色地标中触摸岁月的温度。北京大学旧址红楼素雅,这座家喻户晓的建筑,见证了仁人志士可歌可泣的事迹,是促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