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160字。
洛阳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班级开展“科技赋能孝亲敬老”主题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1. 下面是小组设计的活动开场白,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科技浪潮奔涌向前,孝亲美德历久弥新。今日我们相聚于此,共同拉开“科技赋能,孝亲敬老”主题活动的序幕!在那些鲜为人知的实验室里,科研工作者以锲而不舍的精神,让智能设备飞速发展,悄然叩响长辈的心fēi;视频通话打破距离的壁垒,健康手环守护生命的律动,这些创新让孝心传递更加hān畅淋漓。让我们在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中,既做科技探索的先锋,更成为孝道传承的使者,用智慧温暖银发,用创新延续温情!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xiān qiè B.xiǎn qiè C.xiān qì D.xiǎn qì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心fēi( ) hān( )畅淋漓
2. 小组成员梳理了从古到今的通信发展历程,请你根据提示,将时间轴上的空缺信息补充完整。
通信的发展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早在数千年前的古代,人们依靠烽火台传递军事警报,信鸽、驿站承担着书信往来,然而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且难以跨越遥远距离。19世纪30年代,电报横空出世,人类首次实现了以电信号快速传输文字信息。紧接着,1876年电话被发明,开启了远距离语音通信的新时代。20世纪中后期,移动电话诞生,并在随后几十年里迅速普及,让人们摆脱了线缆束缚,能随时随地进行通话。与此同时,互联网开始发展,90年代后逐渐走进大众生活。进入21世纪,即时通讯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今的微信、QQ等,不仅支持文字、语音、视频交流,还能便捷传输各类文件,通信的效率与丰富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 小组成员搜集了一段科技守护老人的文字,但句子顺序发生错乱。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填序号)
①比如,智能手环能实时监测老人心率、血压等健康数据
②科技让“远程守护”成为新型孝老方式
③子女通过手机APP即可查看父母的健康状况
④这种“云端关怀”打破了时空界限,让孝心随时在线
⑤还能在异常情况发生时自动发送警报
正确顺序是:______
4. 小组成员想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现科技赋能孝亲敬老所带来的便捷与达到的良好效果,下面A、B两幅备选图你建议选择哪一幅?请结合画面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 ①. B ②. 扉 ③. 酣
2. ①烽火、信鸽、驿站 ②19世纪30年代 ③电话被发明 ④20世纪90年代
3. ②①⑤③④ 4. 示例1:我建议选图A。A图中呈现 是一位头发花白戴着眼镜的老人坐在室内,手持平板电脑,和晚辈进行视频通话的画面;一旁的电视屏幕上,也显示着一对年轻晚辈面带笑容的画面,整个画面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体现了通过科技设备,即使相隔甚远,晚辈也能方便地与长辈互动,展现了科技赋能孝老爱亲的主题。
示例2:我建议选图B。图中一位老奶奶坐在院中椅子上,沐浴着阳光,面带笑容看着面前的四足机器人。这些用于陪伴或辅助生活的智能设备,体现了科技对老年人生活的帮助,展现了科技赋能孝老爱亲的主题。
【解析】
【1题详解】
(1)本题考查字音。
①鲜为人知:xiǎn wéi rén zhī,意思是很少有人知道。
②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指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故选B。
(2)本题考查字形。
①心扉:xīn fēi,指人的内心。
②酣畅淋漓:hān chàng lín lí,形容非常畅快、舒适
【2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的提炼与概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