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4030字。

  山西省2026届高三上学期8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 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 、阅 读 ( 7 2 分 )
  ( 一 ) 阅 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保藏古籍版本的兰台洞库,详细听取《四库全书》版本源流、保护收 藏等介绍,叮嘱工作人员:
  “我最关心的就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中华民族的一些典籍在岁月 侵蚀中已经失去了不少,留下来的这些瑰宝一定要千方百计呵护好、珍惜好,把我们这个世 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走出兰台洞库,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版本馆的建成和管理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建设  版本馆的初心就是收藏,就是在我们这个历史阶段,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盛世修文,我们现在有这样的意愿和  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
  (摘编自《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 究院并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纪实》)
  材料二:
  问:汤先生,在《儒藏》的编纂过程中,你们采取了怎样的工作方式,积累了怎样的实 践经验?
  答:我们主持的这部《儒藏》,基本上沿袭了中国的传统分类法,即四部分类的传统,也 就是按照经、史、子、集的框架进行架构。根据目前的情况看,《儒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 特点:首先,北京大学图书馆的藏书相当丰富,版本质量也相当不错,可以给编纂提供60%~ 70%的版本。同时,我们也同国内外其他的图书、藏书机构保持着相当好的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收藏和保护历代《四库全书》的版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建设国家版本馆的目的。
  B.《儒藏》的编纂,不仅选用了传统四部分类法的架构,而且有赖于北京大学丰富的学术资源。
  C.《永乐大典》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百科全书,但因战乱现存不到4%,已经失去了资料库功能。
  D.要发挥《永乐大典》的全部功能,我们既要“撒网式”研究,也要“拉网式”研究,实现竭泽而渔。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文明能够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这与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文化典籍的保 护密切相关。
  B.《水经注》的校勘表明,只有充分利用不同版本相互印证,才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散佚 典籍的原貌。
  C.今人整理《永乐大典》时,按其所引书籍逐条切分并各归其书,可见明代的分类方式较为落后。
  D.汤一介和杜泽逊在谈话中多次提及“我们”,因为他们都十分重视团队在学术研究工作中的作用。
  3. 下列对三则材料文体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材料一是纪实报道,记录重大事件,叙述与议论交替,真实客观。
  B.材料二是访谈,受访者根据采访者的问题来直接回答,针对性强。
  C.材料三是发言稿,通过数据和事例介绍了工作的进展,具体详实。
  D.材料二和材料三,专业术语使用较多,内容学术性强,逻辑严谨。
  4.《儒藏》编纂和《永乐大典》整理,这两种“修文”的路径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4分)
  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盛世修文,我们现在有这样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画  痕
  宗 璞
  大雪纷纷扬扬,大片的雪花一片接着一片往下落,把整个天空都塞满了。
  逯冬从公共汽车上下来,走进雪的世界。他被雪裹住了,无暇欣赏雪景,很快走进一座 大厦,进了观景电梯。这时再看飞扬的雪花,雪向下落,人向上升,有些飘飘然。他坐到顶, 想感受一下随着雪花向下落的感觉,便又乘电梯向下。迷茫的雪把这座城市盖住了,逯冬凑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