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3000字。
山东省日照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科学历史中,那些真正撼动人类旧有科学观点的科学创造,便往往带有非常强烈的个人风格。杨振宁曾经引用德国物理学家玻尔兹曼的话说:“一位音乐家在听到几个音节后,就能辨认出莫扎特、贝多芬或舒伯特的音乐。同样,一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也能在读了数页文字后辨认出柯西、高斯、雅可比、亥姆霍兹和基尔霍夫的工作。”
但是科学家的创造不全然同于艺术家的创造,他们受到所谓物理真实的规范,有时这不仅只限于实验验证那么简单,还有一种来自长久科学传统的共同信念;这使得他们说共同的语言,辨认出彼此的想法,也能够在其中欣赏真正美妙的创见。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在当前的科学社群中,已经不容易像艺术领域那样,出现无师自通的科学家。而一个有科学创见的伟大科学家的风格,事实上和他的师承训练、他的环境机缘,以及他的人格特质息息相关。
杨振宁的科学风格之形塑,相对于20世纪许多顶尖物理学家来说,可以说是有所不同的。这当然和他来自一个近代科学传统还不那么长久的环境有关,他由他的师长们身上所能够涵泳的科学风范,到底还是赶不上许多和他同一个世代的顶尖物理学家。但是杨振宁在西南联大的科学训练是扎实的。他的老师王竹溪由英国剑桥大学带回来的统计力学的概念,吴大猷所给予他的量子力学和对称观念的启蒙教育,都使得杨振宁对于近代的物理科学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入门指导。根据他自己的说法,他对于物理科学的品位大部分是1938年到1944年,他在昆明西南联大做学生的时候形成的。他纯粹经由阅读科学论文,学会了欣赏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狄拉克和费米的工作。
杨振宁在科学方面一个明显的早慧天分,是他的数学能力。杨振宁对于掌握数学问题方面的能力,以及他对于数学的特别偏好和品位,事实上对他往后一生科学工作的风格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杨振宁个人在物理科学风格方面所受到的影响,比较重要的是他在芝加哥大学的时期。杨振宁在那里碰到他的两位老师费米和泰勒。根据杨振宁自己的说法,他从费米那里学到了物理不是形式化的东西,而是从最基础逐渐建立起来的扎实过程。他说费米所谈论的物理,总是从实际现象开始,用最简单的方法描述出来,这使得费米的物理工作具有非常具体而清楚的特性。另外,费米和泰勒都非常强调直觉的重要,杨振宁从他们那里学到理论和实验物理的一个基本环节,就是直觉的下意识推理。杨振宁说,没有这个环节,不大容易做出真正重要的贡献。杨振宁说过去在中国受到的物理训练,会使人觉得物理就是逻辑,但是逻辑只是物理的一部分,光有逻辑的物理是不会前进的,还必须要有跳跃。
芝加哥大学以后,杨振宁走出带着他自己风格的科学之路,也建立起他自己对科学的偏好品位。半个世纪后,人们评价杨振宁的物理工作,不但认为其在物理科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他的物理工作中所显现出来的美感,也受到普遍的称赏。
(摘编自江才健《杨振宁传:规范与对称之美》)
材料二:
《人物》:如果向一个完全的外行去描述物理学之美,你会怎么来描述?
杨振宁:世界的结构的美是多方面的,所以对于美的感受也是多方面的,比如我看电视有时候有一个鸟去栽到水里头抓一个鱼,它的速度、准确,是妙不可言的。
在基本科学里最深的美,最好的例子就是牛顿。100万年以前的人类就已经了解到了,太阳东边出来西边下去的规律。可是没有懂的是什么呢,是原来这些规律是有非常准确的数学结构,懂了这些数学结构,你可以非常准确地预言明天太阳什么时候出来。就是对于大家所看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当前的科学社群中,已经不容易像艺术领域那样出现无师自通的科学家,正因如此,科学家的创造与艺术家的创造不全然相同。
B.王竹溪、吴大猷的授课让杨振宁接触了统计力学、量子力学等知识,他此时形成的物理品位决定了其一生科学工作的风格与方向。
C.杨振宁认为,牛顿用准确的数学结构阐释了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这是他对人类最重要的贡献,加深了人类对于自然的美的了解。
D.杨振宁60岁前后才意识到生命的有限,九十多岁后对自然的敬畏感越来越深,这体现出他早期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还不够深入。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玻尔兹曼将科学家辨认研究风格类比为音乐家辨认曲风,材料一引用他的话,论证了强烈的个人风格对科学创造的推动作用。
B.材料二中杨振宁以“鸟抓鱼”来描述世界的结构的美、用“卫星对接”来说明牛顿的方程式的价值,使抽象的道理通俗易懂。
C.从材料一得知,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的学习经历,对他走出风格独特的科学道路、建立起偏好独特的科学品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D.两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呈现了杨振宁的形象,材料一凸显其作为伟大科学家的个人风格,材料二重在体现其深邃的感悟和思考。
3.根据材料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2个字。(3分)
杨振宁的科学风格与其师承训练、环境机缘、人格特质息息相关。在西南联大求学期间,他师从王竹溪、吴大猷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经由 ① 初步形成了科学品位;在芝加哥大学深造时期,费米、泰勒对物理直觉的重视,使他认识到 ② ,物理才会前进;此外,他对数学的特别偏好、对物理学之美的独特感知、对自然界的深深敬畏,以及 ③ ,也成为影响其科学风格和取得科学成就的因素。
4.人物传记应遵循真实性原则,材料一是如何体现这一原则的?(4分)
5.材料二中,采访者是如何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 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我希望(写给孩子)
何向阳
孩子,我希望你是一个诚实的人。
诚实,对一个人有多重要,怎么形容都不过分,有时甚至关乎一个人的生死。在你小时候,我曾给你讲过《狼来了》的故事,故事中的小男孩因为说谎而丢了性命,那是一个悲剧。一开始的谎言被他当作一个玩笑,结果后来他说的真话也没人听了,不诚实要了他的命。妈妈知道你是一个特别认真的人,诚实就是一种认真。你曾迷惑地和我说,发生在你身上的一件事让你觉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