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389字。
短文两篇
wr107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文章分析的道理, 重点领会文理共通的精髓,领略科学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2、从人文精神的角度来理解科学现象,培养学生不断猎奇、不断探索的精神。
3、了解层层深入的结构,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和作者的激情。
4、学习作者富有逻辑的表达方式以及文章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重点字词
1字音字形
巢穴(xué) 阻挠(náo) 悲恸(tòng) 铁锹(qiāo) 冗(rǒng)烦 坟茔 (yíng)
殓衾(qīn) 吞噬(shì) 巉(chán)岩
(qì)契约 (qiào)剑鞘 (báo)薄片 (hè)恐吓
契 鞘 薄 (bó)薄暮 吓
(xiè)人名 (shāo)鞭鞘 (bò)薄荷 (xià)吓唬
2词义辨析
阻挠 :阻止或暗中破坏使不能发展或成功。
阻碍 :(1)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2)起阻碍作用的事物。
悲痛 :伤心。
悲恸 :非常悲哀
作者简介
沈致远:江苏溧阳人。浙江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年应邀赴美,先后在纽约理工大学等担任研究科学家、教授。后转工业界,现在杜邦公司任杜邦院士(Dupont Fellow),从事高温超导电子学及无线电通讯等方面的研究。 沈致远在物理、电子、激光、微波等领域中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并握有十一项美国专利。沈致远曾多次应邀回国在各知名大学讲学,进行学术交流。 沈致远近年来致力于提倡科学文艺,从事科学散文及科学诗创作。其中文艺作品集结成书的有《体验美国》和《科学是美丽的》,后者由上海教育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后,佳评如潮,对科学散文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沈致远的科学散文视野宽阔、目光犀利、文思奔放、立论严谨、文笔典雅、题材涵盖广泛,曾被誉为:“…在整个文坛的散文创作上开了新生面。”
四、写作背景:
这两篇小短文都选自沈先生的一部文艺作品集《科学是美丽的——科学艺术与人文思维》。在作者看来,许多人一提到科学,就想像到爱因斯坦的那样照片:满头白发,满脸皱纹。但实际上科学是很美丽的:科学研究宇宙,研究大自然,而宇宙和大自然的在深的层次上面有很多的规律,而那些规律如果你认识它以后,就会感到它的美。作者是一位物理学家,在高校也执教多年,现在是在美国杜邦公司中西研究院的院士,从事的是高温超导电子学的研究,可以说科学陪伴了他一生,对科学有很深厚的感情。作者又文理兼通,涉猎甚广,在《文汇报》笔会上发表了80几篇科学散文,目的是发掘科学的美。在文章中作者从美学的角度分析各种科学现象,将科学原理及其体现形式转换为自然和谐的至善至美,从而激发人们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数理科学,增强审美趣味,很富有启发意义和激励作用。
五、文章结构和思路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