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50字。
17、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教学目标
了解《左传》的记载内容、语言特点及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
把握课文的结构层次,分析人物形象
积累文言字词句
教学设想
课型课时:讲读课,二课时
教学方法:讲读法,分析法,背诵法
教学重点:《左传》的语言特点、及其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难点:本文的层次结构,烛之武的形象分析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简介背景 
我们曾经学过《曹刿论战》(和学生回忆性背诵其中的一些内容),这篇文章选自
哪一部作品?提问,请学生简介《左传》的有关内容。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另一篇名作:《烛之武退秦师》,看看本文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作者为春秋时代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故又名《春秋左氏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注意详略的安排和谋篇布局;由善于刻画人物,特别是细节描写;还善于记叙外交辞令。《左传》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影响极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背景: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时,路过郑国,郑文公没有以礼相待;公元前632年的晋楚之战中,郑国又站在楚国一边,后楚国战败。因此,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公元前630年,联合秦国发动了这场战争。
学生提出预习中的疑难,教师解答
全班朗读课文,熟悉内容
学习新课
学生试译第一节,教师纠正。
字词句:
   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状语后置 
   秦军函陵:名词作动词,驻扎
交代了什么内容?语言有什么特点?
战争的原因——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敌我的悬殊——深入郑国境内      语言——简练
游说的可能——秦、晋军队驻地分开           (板书)
                            (为游说成功埋下伏笔)
速记第一节
2学生在教师指点下评讲第二节
字词句:
 言于……曰:对……说
 臣之壮也,“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已”通“矣”
烛之武开始为什么没有答应郑文公的请求?郑文公是如何说服他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烛植物——怀才不遇,蹉跎岁月,
       流露出委屈和牢骚  优点——波澜起伏,生动活泼 
 郑文公——自我批评,赢得谅解      (板书)
背诵第二节
课后作业
背诵1、2节
预习3、4节,思考:烛植物是从几个方面出发,说服秦伯的?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抽查背诵情况
询问有关没《左传》的知识
学习新课
学生试译第三节,教师纠正
字词句:
 缒、执事、鄙远、东道主、行李、“共”通“供”:供给、设版、阙、图
   既东封郑: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边界
 封 肆其西封:名词,边界
 亡郑而有益于君——状语后置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烛之武从哪几个角度出发说服秦伯的?每一个角度的陈述各有什么作用?
       郑既知亡矣——站在对方立场,引起好感
 “退”秦师 亡郑只能陪邻——于秦无益(提醒)
       舍郑以为东道主——于秦无害(利诱)    (板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