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我的空中楼阁》精品课件PPT22张,图片丰富,重难点突出,思路清晰,活动丰富,生动有趣。教案约6600字。
我的空中楼阁
湖南株洲九方中学 刘国富 原创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把握思想感情。
2、赏析本文清新、优美的语言,提高散文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把握思想感情。
2、赏析本文清新、优美的语言,提高散文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领会文中的优美意境,理解作者寄寓于小屋的生活理想。
2、赏析本文清新、优美的语言,提高散文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与教具】
朗诵法;鉴赏法;讨论法;比较阅读法;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浸透刘禹锡德馨的陋室;“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这是融入归有光悲喜的阁子;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欣赏她的空中楼阁的美丽,品析作者融入其中的志趣。 

二、作者简介
李乐薇:祖籍江苏南京,台湾现代作家,江苏南京市人,早年肆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来一直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事业。作品以散文见长,文笔清新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含蓄,富于感情。

她以独特的感受,诗一般的语言,把山上一幢普普通通的小屋幻化成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品。现在我先将课文朗读一遍,请同学们思考:
1、空中楼阁是作者的想象描绘,还是确有其物的山上的小屋?
2、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的小屋称为“空中楼阁”?
空中楼阁:
成语“空中楼阁”,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折射而出现的虚幻的楼台景物,后多比喻虚构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我的空中楼阁》,作者反其寓意而行,采用其本意:建筑在或说飘浮在空中的楼阁。作者通过虚实相生的写法,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小屋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向往。
――1、建筑在山上的小屋,如同缥缈在空中的楼宇。
2、山上的环境独立安静,与外界隔离。

重点字词:
•     眉黛(dài)——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眉为黛。黛,青黑色的颜料。
•     婀娜(ē nuó)——柔软而美好。
•     憩(qì)——停歇。
游目骋(chěng)怀——游目,目光由近及远,随意观看。骋怀,敞开胸怀,尽情畅想。放开视野四下观望,放开胸怀尽情畅想。

三、理清层次,领会要点

(一)第一部分:(①-⑧)立足于外界看小屋(位置)
第一层:(①-③)小屋和山的关系(远观)全景 
第二层:(④-⑦)近看小屋和树(近看) 
第三层:(⑧)远看小屋和树(仰望远观) 
(二)第二部分:(9-18)立足于小屋看外界 (环境)
第一层:(9-10)写小屋的花园和山上的云霞 
第二层:(11-12)写小屋的空气和光线 
第三层:(13-14)写小屋和外界的相通 
第四层:(5-18)写夜晚的情景,点明题意

四、品析全文

(一)读第一部分,思考:
1、这一部分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征,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屋与山:小屋点缀了山。小屋使山富有生气和情调。
小屋与树(近看):树点缀了小屋,使小屋有了绿的背景。有活力,有精神,使小屋含蓄而有风度。
小屋与树(远看):小屋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像鸟和蝶一样,轻灵而自由。

文章从山写起,用比喻的方法,以神来之笔点出小屋的位置,接着用一组博喻来突出小屋点缀山,接着重点写小屋和树的关系,这部分由近到远,由局部到整体,多方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