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0890字。
八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案
  第一单元 对话
  1、寻找理想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在了解文本思路的前提下筛选提取信息;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筛选提取信息的基本思路,学习写批注、写感想片段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追求集体的幸福和荣誉”的崇高理想。 
  [ 教学重难点 ] 
  1) 读懂文本,理解文中作者对有关理想的看法。 
  2) 使学生正确的理想,并产生为之终生奋斗的动力。 
  [ 教学难点 ] 读懂文本, 理解文中有关理想的看法。 
  [ 教学安排 ]两课时                    
  [ 课前准备 ] 
  (1)师生搜集有关作者巴金资料了解作者。教师搜集关于老人理想的资料整理制作课件备用。 
  (2)组织学生搜集了解当年10个学生给巴老写信的相关资料。 
  (3)组织学生在课后练习第一题指导下反复研读课文,完成对课文每一部分的划分。 
  (4)本文是巴金应“十个寻找理想的孩子”面对“金钱潮”产生困惑所发出的呼救而写的一封回信,文章用平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浅白而深刻的道理。也许我们在理想的确立上也存在困惑,阅读课文思考文章题目“寻找理想”是什么意思?作者希望孩子们树立什么样的理想? 
  [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交流所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了解作者。 
  【多媒体展示一】 巴金“追寻理想”简历 
  巴金,少年时在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攻读英语,参加进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参与组织“均社”,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活动。11923年赴上海读书毕业后,发表论文和译文,宣传无政府主义。1927年赴法国,翌年在巴黎。1928年冬回国,主要作品有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东渡日本。1936年后,投身抗战,担任历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曾两次赴朝鲜前线访问,辑有《生活在英雄们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两本
  2、背 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用截取法,构建文章,明确文章的线索,体会父子情深,品味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和从写作中精选材料、谋篇布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这是一篇叙事纪实散文。学习本文,阅读方法上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内容探究上,以学生自学为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写作练习上,学习运用截取法来叙事抒情的训练。引导学生用“整体感知、重点研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模式来掌握内容,领悟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文中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从感情的聚焦点——背影中发掘深深的父爱,陶冶学生爱我亲人、爱我生活的高尚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体会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感悟作者由感情的聚焦点——背影抒发的真挚亲情。学习叙事中的选材方法——截取法。
  难点 
  明确“背影”是课文的明线,“父子深情”是课文的暗线,二者和谐统一,结构文章的特点;体会文章余音袅袅、情思绵绵的意蕴。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一、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如果说 母爱如涓涓溪流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那么父爱便是一首永远不老的歌,时时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有一首歌名字叫《父亲》,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共同沐浴这份深深父爱。 
  2.生活中“父亲就是那登天的梯,父亲就是那拉车的牛”!父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无私、深沉的爱!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便是一篇体现父子之情的典范作品。(板书课题:背影)请同学们把课文朗读一遍。 
  二、指导学生谈读课文后的体会和感受,合作探究 
  1.文中共有几次写到“背影”?给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次?文章为何以“背影”为题? 
  (1)四次写到“背影”:点题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分别时的背影、想念中的背影。 
  (2)感触最深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 
  (3)“背影”贯串全文始终。 
  2.有感情的朗读买橘子的背影分析作者是怎样细致刻画这一“背影” 的?你认为用得最生动的动词有哪些? 
  (1)感情基调:舒缓、深沉。 
  (2)买橘子时的背影的刻画: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3)几个生动的词语运用:蹒跚、探、 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