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50字。
我的空中楼阁2
教学目标
1、领悟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把握文章传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味作者对大自然、对自由生活、对独立人格的向往,唤起学生对积极而坚实、乐观而执著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
1、品味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学习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学习作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观察景物,定景换点的写法。
教学难点;领会“空中楼阁”的优美意境,理解作者寄寓于小屋的生活理想。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尽可能背诵一些比喻句或对称、排比句。
2、比较欣赏法。如将本文与刘禹锡的《陋室铭》的比较阅读。
3、讨论法。如对文章托物言志中“志”的含义的理解。
课时安排: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把握文脉。
2、美读文章,品味清新淡雅的优美语言。
一、导语设计
学生背诵刘禹锡的《陋室铭》。这篇托物言志的美文借“陋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旨在表达陋室不陋,在于室主的道德高尚,含有对自己激励和对权贵愤懑的意味。
二、解题
李乐薇(1930~ )江苏省南京市人。早年曾肄业于上海大厦大学,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艺教育工作,是台湾当代散文作家。她的散文作品,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含蓄,善于借助富有物质感的形象来表现无形的主观意念,刻意于意象的经营,能够运用有声、有光、有色、有味、有形的物象幻化暗示出微妙的“自我的情绪”,透露着浓郁的现代派艺术信息。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脉
1、听录音。
2、指定两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提示: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明快、乐观的,要带着欢快的感情,读出明快、跳荡的节奏来。对文中倾注了作者情感的句子,诵读时要加重语气,要读出语言的神韵,读出作者的陶醉感。
3、学生默读全文并思考:“我的空中楼阁”是一个偏正词组,重点在交代“空中楼阁”。文章是如何据此组织文脉的?
明确:文章开头说小屋“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已易使人产生悬空之感;其次,“近看改为远观”,树遮掩了小屋,只看到建筑的线条、屋檐、瓦、墙、窗,颇有“凌空而起”之势;再次,它有无限大的“领空”作“开放性的院子”,而山路被称为“空中走廊”;到最后才点明,夜间的小屋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四、重、难点解决过程
1、品味生动明快、清新淡雅的语言。
(1)品味语言的音乐美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明确:文中短句的成功运用,既使文章变得欢快活泼,又增强了文章明快的节奏感。
“山上有了小屋, ……一点情调。”
“花好比人的面庞,……在于精神!”
“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
“我出外,……山路自动地后退;……”
明确:文中多用整句,使语言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使用散句,又使语言灵活多变、生动感人;整散句交错运用则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更能使表意深刻、语意连贯、气韵流畅。这样就使语言增强了音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