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2张,有教案。由“欣赏诵读,感受乡愁”、“鉴赏诗歌,品味乡愁、“借助意象,抒写乡愁”三大板块组成,借助视频、配乐、朗读、歌曲,渲染了一种悠悠的思乡氛围,让学生深入其境,感受其情,为诵读欣赏课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乡愁》教学案例

                                池阳中学     潘玲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朗读,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评论诗歌的能力,并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歌中将抽象的情感寄托在具体意象上的写法,体会其意蕴。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2、理解诗歌中具体的意象所蕴涵的抽象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  鉴赏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乡愁
(一)、师生共同吟诵李白的〈静夜思〉导入 。
师:诗人身处异国他乡,孤独寂寞,夜不能寐,浓浓的乡愁不由袭上心头,此时明月当空,作者就借明月带去自己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今天我们要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现代诗,看看他是借何物来表达自己对大陆的一片深情的。
(二)、了解作者余光中。(学生介绍并相互补充)
师:余光中从21岁漂泊到台湾,之后又曾到美国、香港等地工作求学,离开自己的故土、亲人、伴侣,怎能不牵挂、不思念?他曾这样幽默的比喻: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
二、诵读欣赏,感受乡愁

(一)、欣赏诗歌诵读
欣赏要求: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语速。
          2、把握诗歌的节奏、重音。 
  (放朗读视频)
(二)朗读诗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