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6张。 语言表达之仿写篇  有配套教案与学案
仿写句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考纲对仿句的基本要求,掌握仿句的基本类型和解题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仿句题的题目要求,仿出“形似意通”的句子,提高思维的严密性和语言表达的流畅性。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仿句实践中培养“深思慎取”的品质,追求充满雅意的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 
1.  导入 
上一个知识点,我们复习修辞时谈到,修辞的考查更多的与其它考点结合在一起考查。其中与仿句的结合是其考查的重要形式。 
下面,我们来看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的要求。 
【例1】依照下列诗句的形式,另选一物仿写。(《春水》) 
例句:                             仿写: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就小了。                                               
答题的思路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系统的复习句式的仿写这一知识点。首先,来明确一下仿写的概念知识。 
2、仿句知识明确 
仿句是依据相关的句式,按照相同的修辞手法、特定的语言环境、不同的要求,仿写出意义上有密切关联的、符合试题要求的句子。 
请同学找出这一解释中的行为关键词。 
应该说,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试卷考仿写较多,题型丰富多样,包括仿句、仿写小诗、对联等。2004—2007年连续四年江苏都考查了这一考点。由此可以看出,仿写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之一。 
08年江苏《考试说明》明确指出仿句“主要考查按照具体要求进行语言表达的技能。” 
下面我们来看一条高考试题。 
3、典型试题分析 
【例2】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要求:(1)另举一个事例。(2)句式与划横线的一句相同。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会有药学著作《本草纲目》的问世!                                                            
                                                                                   。 
过程一 
请大家思考,并试着仿写。在当年的高考中有两个学生是这么写的,你看对不对? 
错例展示:(1)如果没有妈妈的十月怀胎,没有爸爸的精心养育,哪会有我的今天!(形不似意不通) 
(2)如果没有司马迁的忍辱负重,发愤写作,就不可能有《史记》的问世!(形不似) 
过程二 
那么,你看看这条题目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