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30张。本课件巧抓仿写精华。附带教案。形神兼备写仿句
教学目标:
1、明确仿写的要求;
2、掌握仿写的方法、步骤;
3、提高仿写的能力
教学重点:仿写句子操作方法的归纳总结及综合运用 。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学生练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位哲人说过,伟大的创造来源于学习和模仿。文学创作也是如此。近几年的高考也体现了这一特征,因而仿写也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在上课之前,咱们先来玩一个小的游戏,叫字母接龙,可自由选择字母,驰骋想象,我相信大家都能想到令自己满意的答案。 H是梯子,是攀登。S是曲线,是优美。D是一把竖琴,是愉快。O是一轮太阳,是朝气。O是起点与终点的结合,是圆满。M是两座相连的山,是攀登。
T是天平,是公正。Y是路口,是选择。E是跑道,是竞争。
通过刚才这个小游戏我们对仿写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那么如何进行仿写呢?四个字:形神俱备。(进入本课的课题)
二、考点直击:
《考纲》要求:能够根据要求,恰当地仿用句式。能力层级D。
考点说明:仿句,即仿例造句,就是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考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这是一种既有限制但又留有较大创造空间的语言运用型主观题,这种题型不仅涉及语法结构、修辞,而且还关联到语言的连贯与衔接、句意格调的和谐与一致,同时还能检验各种知识的储量与思维品质。因此,它备受命题者的青睐,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几乎年年考到,分值一般为4——6分。
三、经典导航:
分析下面近几年高考题,看看有什么特点。
1、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2003年全国高考题)
提示语:(公园里)不许攀折花木,禁止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别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1)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2)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2、下面四个比喻,意思连贯,本体、喻体分别含有递降关系。请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仿写四个句子。(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2004年湖北高考题)
祖国是一座花园,
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
小兴安岭是一朵花,
森林就是花中的蕊。
3、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要求:写出两个带有“半”字的常用语,并对其中蕴含的理趣作简要说明。(2005年高考北京题)
“半”字是一个很普通的字,可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半”字的巧妙运用,却可以表达出诸多理趣。比如:“行百里者半九十”,意在提醒人们最后的坚持尤为重要。又如, ,意在 。再如, 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