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90字。
《藤野先生》之后的藤野先生
高士华
《书摘》2007 年第11 期
《藤野先生》是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正是通过它,我们知道了仙台,知道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知道了那个不修边幅却又极其认真地为鲁迅修改讲义笔记的藤野先生。
仙台
仙台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对于很多的中国人来说,是通过鲁迅的《藤野先生》,知道仙台的吧!
这篇情文并茂、感人至深的回忆散文,被收入中学教科书,使得藤野严九郎这个热诚、严谨、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普普通通的日本人,走进了亿万中国读者的心里。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他对这位日本老师的崇敬、感激与深沉的怀念,“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虽然藤野只是日本一个普通的姓氏,但藤野先生一词却有了特定的含义,成了认真、善良日本人的代名词。
鲁迅1902 年2 月来到日本,到1904 年8 月,他在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1904年9 月鲁迅来到仙台,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1906 年3 月,鲁迅突然决定退学离开仙台,返回东京。他在仙台只呆了一年半的时间,但却给他留下了很深的记忆。在这里,他遇上了藤野先生;在这里,他受到了歧视;在这里,他通过幻灯,看到了中国人麻木的灵魂,决定弃医从文,以拯救这个苦难深重、饱受欺凌的民族。
有人说,绍兴是周树人的故乡,而仙台却是鲁迅的故乡了。确实如此,仙台的种种经历,促成了作家鲁迅的诞生。仙台是宫城县的首府,距东京350 公里,人口100 万,是日本整个东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这里四季分明,清澈的广濑川从市区流过,市区中心的街道、公园绿树成荫,被称为“森林之都”,郊外有多处使人流连忘返的温泉胜地,海边名胜松岛其实是一个岛群,260 多个小岛,点缀在海滨,岛上长满了松树。碧海、绿树,在明净的天空映衬之下,格外美丽,被公认是日本最美的“三景”之一。
鲁迅也一直对松岛留有记忆,“我先前寓居日本时,春天看看上野的樱花,冬天曾往松岛去看过松树和雪”。他的一同在日本留学的好友许寿裳也说,“他在仙台时,曾和同学游过一次松岛,有很多张海上小岛的松林雪景给我看”。仙台的名字是也从中国来的。她本来叫“千代”,在日语里和“仙台”同音。
有一天,有人读到了唐代诗人韩的《同题仙游观》,诗中“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的诗句,很是让他倾倒,于是在他提议之下,取海外仙山、天上楼台之意,“千代”改成了“仙台”。
仙台虽然位于日本东北,但因地处海边,夏天不闷热,冬天也不很冷,平均气温为12℃。最热的8 月平均气温24℃,最冷的1 月份平均气温为1.5℃。但鲁迅在《藤野先生》里,对仙台的记忆却不太好,主要是太冷。“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当时的仙台,确实不大,人口不到十万,在日本排第十一位。
《藤野先生》里还提到,“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深冬就更冷了吧?也许,鲁迅生长在中国南方,到日本一开始也是在东京生活,刚来到总是比东京气温低三四度的仙台,不习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