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350字。
苏轼清旷词初探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 孙荣华
内容摘要:苏轼是中国文学星河中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的大部分词以清旷的风格,在词坛和词史上独树一帜,成为后世说不尽的话题。他在清旷词中以令人称道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丰富的主题思想,清旷词风的形成,是由苏轼主客观的各种原因造成的。
Abstract: Su Shi is that Chinese literature Milky Way is hit by a resplendent star , most word of him uses the style of QingKuang, creates a separate school on the word altar and the history of Ci, becomes the topic of conversation being unable to speak completely in the later ages. That he has expressed rich subject thought in QingKuang Ci with the art gimmick making people commend for, cleans up the formation being absent from word wind without leave , is that cause brings about from objective Su Shi host various.
关 键 词:苏轼清旷词 主题思想 艺术手法 形成原因 影响
Key words: Su Shi’s QingKuang Ci Subject thought Art gimmick Form cause Affect
在苏轼的文学生涯中,作词三百余首,它们奠定了苏轼在中国词史和文学史上地位。他突破传统创造了一批风貌一新的词章,打破了婉约风格一统词坛的局面,促成了词坛的百花齐放。
大凡成就伟大的作家,风格总是多样的,不会定于一尊。作为一个具有天才气质的大家,苏轼的创作风格体现到词上必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这无碍于把苏词的基本艺术风貌概括为“清旷”。虽然他被奉为豪放词的鼻祖,我们也不否认豪放词在苏轼词中的份量和影响,但是苏词中严格意义上的豪放词数量终不太多,因而很难把豪放称为苏词的主要风格;而那些数量倒是颇多的婉约词,其中虽不乏佳作,但终究是继承多于创新,更不是他首创和独有的,故尔也不能成为主导风格;其余的大部分词的意境、形象乃至于语言都有一种清旷的基调,属于清旷风格,并且这种清旷风格往往还渗透到他的其他风格中去,以至于他的豪放词也偏向于旷,甚至婉约词也有“天涯何处无芳草”的旷语,因而这种风格更成为苏词的主要风格,更能代表东坡气质。王国维的概括则更为精炼:“东坡之词旷”[1],尤其是这些清旷风格的词中传达出的旷达情怀与词人自身的胸襟怀抱最为契合,即“东坡之旷在于神”[2],从这一点,我们可以说,苏词最鲜明的个性特征就是清旷,而且这是一种真正的纯粹的清旷,这几乎是他独有的,因此,这种清旷风格可以成为苏轼的“防伪标志”,其他词人无论怎样模仿都无法达到。
风格即人。一个作家的风格乃是他的精神面貌的显示, 是他的思想、个性和他对现实生活态度的表现。因此,清旷这种风格,不仅是指苏轼其词,也是指苏轼其人的。先来说“清”,中国古人以清为美,以清比德,用来品评赞美人物的气质、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