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720字。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册设计(会员8834708)
  第3板块
“文以气为主,气之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曹丕《典论·论文》)这里的“气”,指的是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风貌,“文以气为主”就是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我们在体会文本或浓或淡、或俯或仰、时远时近、有声有色的情境中,进而深刻地把握文章的“气”。读《藤王阁序》你可以体会王勃渴望用世的抱负和自强振作的意志以及追求和痛苦交织的心态;《秋声赋》则使我们感悟到欧阳修在一唱三叹、摇曳多姿的行文中抒发的世事艰难人生忧劳的感慨。
                          第1课《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悲哉秋心,萧条凄瑟,西风飒过,万木咸荒。苇叶纷下,芜杆迁黄。三五之月,新上田桑,明明若水,触目生凉。离人频顾,羁客成伤。中夜不寐,林下彷徨。哀歌骚辞,从风流荡,鱼雁闻声,中心惶惶”这是一篇高考写秋的优美文字,出自一位17岁的高中生之手,还获得了高考作文满分的好成绩。而今天让我们穿越历史时空,去品读1300多年前的一位少年才子王勃的写“秋”传世之作《滕王阁序》!
 ①感悟课标新理念
▲教材文题感悟
[品思文题]
   滕王阁,是唐高祖的儿子李元婴在洪州任都督时修建的一座楼阁,故址在今天江西南昌赣江之滨。落成时,李元婴封为滕王,所以命名为“滕王阁”。唐高宗时,洪州任都督阎某又重新修缮,并在公元675年的重九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但前往交趾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
[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王勃(649或650-----475或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店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邓。乾封初(666)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成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司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乏趾令。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的诗今存八十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离别之情,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慰勉,意境开阔,一扫昔别伤离的低沉气息,为唐人送别诗之名作。王勃的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九十多高,多为骈体,其中亦不乏佳作。《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被认为“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唐摭言》),名句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为历来论者所欣赏。《旧唐书·文苑拓》引崔融语云:“王勃文章宏逸,固非常流所及。”《四库全书总目》亦谓“勃文为四杰之冠”。生平事迹见《旧唐书·文苑传》《新唐书·文艺传》《唐才子传》
2作家背影
《唐摭言•卷五》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 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 ‘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报云‘落霞与孤鹜齐飞,长天共秋水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探寻背景]
《滕王阁序并诗》全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作于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洪州(今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并诗》,两个月后渡海溺水而英年早亡,遂使《滕王阁序》成千古绝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