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2张,另有教案。课件与教案同步,课件制作精美,流程清晰,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第一单元  吟哦讽诵而后得之
  四  画山绣水
  杨朔
  lqhyc
  ★教学目标
  1.领略和鉴赏桂林山水特有的清奇峭拔的神态,提升学生对自然风景的审美能力。 
  2.学习本文严密的结构和准确的用词,在吟哦讽诵中品鉴文章的诗意美。
  3.理解作者以写景散文来反映时代侧影的努力,懂得珍惜现代的美好生活。
  4.学习和尝试运用间接材料来丰富作品内容表现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领略和鉴赏桂林山水特有的清奇峭拔的神态,提升学生对自然风景的审美能力。 
  2.学习本文严密的结构和准确的用词,在吟哦讽诵中品鉴文章的诗意美。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以写景散文来反映时代侧影的努力,懂得珍惜现代的美好生活。
  2.学习和尝试运用间接材料来丰富作品内容表现事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现代汉语大词典》这样解释“画”: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又如是解释“绣”:用彩色丝、绒、棉线在绸、布等上面做成花纹、图像或文字。用“画”来形容诗文或景物,在中国传统文艺中指其中蕴涵的诗意。用“绣”来形容诗文或景物,一般指其工巧,有华采。那么“画”出来和“绣”出来的山水蕴涵怎样的诗情画意,又是怎样的工细纤巧呢?让我们一起走近她——《画山绣水》(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感知桂林。
  1.可见文题采用什么修辞?(互文)一下子揭示出桂林山水就像画出来、绣出来的一样,既蕴涵诗意,又工细纤巧的风情。就让我们一睹这种风情,说说她带给你什么感觉。(播放《画山绣水》风光)
  2.这种风情带给你怎样的感觉,用自己的语言美美地说说吧。
  ——学生畅言。
  3.下面大家迅速地浏览课文,从文中提取出能够概括这种景致特点的四字词语,并用文中原句说说作者如何评价这种景致?
  ——清奇峭拔(板书:qiào);没有一座山、一条水,像桂林山水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感情,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像。(什么修辞?)
  赏析:作者以议论的表达方式,运用互文,将桂林山水和其它山水进行对比,突出了漓江山水是美的自然与劳动人民的感情、想像的完美结合,即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结合。
  4.由此可见,给作者和同学们带来如画如绣般感觉的山水是哪里的山水呀?
  ——桂林山水。
  三、走进桂林,品味山水。
  1.过渡:“桂林山水甲天下”,她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著称。如诗如画的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流经桂林、阳朔,至平乐县恭城河口,全长170公里。“尤其是从桂林到阳朔,160里漓江水路,满眼画山绣水,更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瞧瞧那漓水……精髓?”
  ①给红色字注音。
  ——醇chún 攒cuán (补充:积赞zǎn) 嶙峋lín xún 剔tī 髓suǐ(齐读拼音)
  ②下面请放声吟哦这段文字,看看如何理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