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登高》教案9
分类:
语文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67 KB
评级:
时间:
2008/9/8 22:11:45
下载:
本月:1 总计:169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2900字。《杜甫诗三首—登高》
1、引导学生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2、初步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网络阅读扩大语文视野。
重点:对诗歌意境的把握,对诗人思想感情的理解。
难点:对学生古诗鉴赏能力的培养。
①导入新课,明确目标;②知人论世,了解背景;③朗读吟诵,整体感受;④把握意象,探究意境;
⑤披词入情,体会感情;⑥反复诵读,加深体会。
学生自我探究为主,教师点拨为辅。
1、教材
2、自制powerpoint课件
3、《登高》视频朗读
4、网络资源《杜甫生平简介》
1、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①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②初步培养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2、回顾本单元准备课中介绍的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及步骤:
①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②朗读吟诵,整体感受;
③把握意象,探究意境;
④披词入情,体会感情。
1、了解杜甫
课前预习:登录班级网络阅读博客,阅读《杜甫生平简介》,了解杜甫生平。
2、了解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当时,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已经结束,但边患未消,战乱四起,唐朝局势动荡不安。杜甫原倚靠好友严武居于蜀中,但严武于永泰元年(765)去世。四川军阀混战,杜甫难以存身,于是离开成都沿江东下,于大历元年(766)到达夔州,滞留于此,时年55岁,诗人长期漂泊,备尝艰辛,晚年多病,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自己又壮志难酬,种种悲苦郁积心头,于大历二年秋天重阳节登高有感,遂作此诗。三年之后,58岁的杜甫即病死在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登高》ppt69 人教版
《登高》课堂实录9 人教版
《登高》教案8 人教版
《登高》课堂实录8 人教版
《登高》课堂实录7 人教课标版
《登高》ppt68 苏教版
《登高》ppt67 人教版
《登高》ppt66 人教课标版
《登高》ppt65 人教课标版
解字说诗“克己复礼”和杜甫《登高》视频节目 通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