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20字。
  诗词三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赏析三首诗词的意境
  2、能力目标:学会鉴赏古诗的方法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在各自不同的社会环境下的家园亲情,探究中国人的故乡情结。
  二,教学重难点:体味诗词意境
  《月夜》
  一教学过程
  1、介绍作者,写作背景
  2、朗读古诗,感知诗歌内容,领略诗人情感。
  (1).学生解决生字词,欣赏朗读的同时跟读。
  (2).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
  学生初步感知,这首诗写的是月夜诗人望月思乡思念亲人,情不自已黯然泪下。是一首怀乡思人之作。
  3、深入研究,揣摩意境
  (1)、在诗中杜甫抒发了什么情感?从诗中哪里看出是抒发情感的?
  学生再次朗读,讨论。这首诗抒发了杜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从“月”、“独看”、“遥怜”、“湿”、“寒”、 “双照”“泪痕”等都可见诗人的思念之情。
  重点品味:“独看” 重在离别,“双照”意在团聚。“独看”表现的是现在,“双照”寄寓的是将来,前后呼应,更加突出了作者的情感之深。这是诗眼。
  “湿”、“寒”二字写出了夜已深人不寐的情形,表现时间久,思念深。
  (2)、明明是诗人望月,为何诗中却写妻子看月?
  作者采用的是“从对方着笔”的抒情方法,诗人自己望月,却写妻子看月,自己怀念妻子,却说妻子想念自己,最纷乱要表达的还是自己深深的情意,这样写多了一番情致,多了一番曲折。诗尽其妙就在于此。高一学过的《八声甘州》和这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3)、妻子明明有儿女在旁,为何诗中却说妻子独看月?
  因为儿女太小,不懂得思念远在长安的父亲,也不理解母亲对月怀人,所以说“独”。
  (4)、诗中仅仅表达了离别思念之情?
  诗人家人的分离是什么造成的?是安史之乱,是社会动荡。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像诗人一样,情人分离,夫妻分离,亲人分离,还有很多很多。因此,本诗不限于自己与妻子之间的离别之情,还是包含了战乱时期广大百姓共同的痛苦。而早日结束战争正是天下百姓共同的心声。这正反映了“诗圣”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
  4、再次朗读感悟诗情
  5课后作业:
  (1)、朗读背诵。
  (2)、回顾《八声甘州》,与这首诗比较异同。
  《夜雨寄北》
  一,教学过程设计
  1、老师范读,强调节奏情感,在欣赏过程中体会诗写作的特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