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80个字。
  《管仲列传》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培养同学情谊,使学生懂得同学、朋友之间相处贵在真诚,互相理解。
  3、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了解司马迁为管仲列传的目的及课文所蕴藏的人才观对于今天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电脑多媒体投影仪等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导引:
  1  学生演示:“()之交”
  2  揭示课题《史记•管仲列传》。管仲是春秋初期的政治家,他在齐国进行改革,使齐国日渐富强,国力大振,他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孔子称赞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读《管仲列传》,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务本求实、以民为本的为政才能,以及他因势利导、转败为胜的政治家风范。
  二、阅读全文,学生整体感知全文。(朗读默读)
  三、结合课前预习,学生提出疑难词句,并让学生尝试解决,教师点拨。(讲解法) 
  词类活用
  •1.富国强兵使动:使……富使……强
  •2.管仲既任政相齐:名作动做宰相
  •3.管仲因而信之:使动使……守信用
  •4.然孔子小之:意动以……为小,轻视
  •5.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羞意动以……为羞
  耻意动以……为耻
  •6.贵轻重:以……为贵
  特殊句式
  •判断句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倒装句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岂管仲之谓乎?
  •分财利多自与。
  •被动句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管仲囚焉。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省略句
  •不以(之)为言。
  •齐桓公以(之)霸。
  难句翻译指点
  1、管仲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其为不肖,知其不遭时也。
  翻译指点:见逐于君,“于”表被动;以其为不肖,以,动词,解释成“认为”。
  参考译文:管仲曾三次作官,三次被国君辞退,鲍叔不认为他没才能,知道他背时(没有遇到好的时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