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通中学基础教案 No.
第1课时 学科 语文 课题 古代诗词三首 课型 新授
年级 七年级 主备人 贾小红 审核人 王春勤 授课
时间
目
的
要
求 1、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在朗读和讨论中学习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3、感受花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重 点
难 点
重 点: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难 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教学
方法 诵读、体会、品味、鉴赏
教具准备 多媒体
学情分析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
我国古代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
今天我们要更详细地了解花木兰的故事,让我们一同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二、检查预习
1、作品介绍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民歌。它与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合称文学史上的“乐府双璧”,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
2、背景介绍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当在西魏。那时正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争相终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国”的130多年中,战争尤为频繁。五六世纪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影。
3、指名学生上黑板写生字和拼音,重点注意下列字。
唧(jī) 杼(zhù) 可汗(kèhán)
鞯(jiān)辔(pèi)啾(jiū) 溅溅(jiān)
燕(yān)山 柝(tuò) 朔(shuò)气
十二转(zhuǎn) 帖(tiē)花黄
著(zhuó)我旧时裳
三、初读全诗
1、教师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听读。
2、个别示范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同学点评,穿插老师点拨。
3、全班齐读。
四、整体感知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