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30字。
Shenghuo ○高二语文集体备课
课题:《泪珠与珍珠》
主备人:高翠玲、李玲
时间:2008年9月20日星期六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整理、分析文章中所写的几种泪,感受作者清丽优美的语言。
2、体会文章中表达的真挚感情,品味文章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3、联系实际生活,再细细品味文章中的感情,使之升华。
教学重点与难点:
感受真挚情感,品味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一)、师生共同完成名句填空。
不见复关,。《诗经•氓》
却与小姑别,。《孔雀东南飞》
终日不成章,。《迢迢牵牛星》
出师未捷身先死,。《蜀相》
,竟无语凝噎。《雨霖铃》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江城子》
,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
同学们,以上诗句都提到了哪个字?
明确:泪。
是啊,历代文人墨客对“泪”情有独钟。其实,我们生活就是一个包含汗水、泪水甚至血水的奋斗历程。奋斗着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正如奥尔珂德所说:“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当用泪珠去洗涤一粒沙子的时候,久而久之,这粒沙子就会变成珍珠。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琦君的一篇散文《泪珠与珍珠》。
(二)、知人论世
1、由《橘子红了》引出琦君:生于1918年,本名潘希真,早年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1949年赴台,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晚年移居美国新泽西州。她长于散文及儿童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琴心》、《烟愁》等,《烟愁》、《红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细雨灯花落》、《千里怀人月在峰》、《灯景旧怀情》等都属怀旧作品。有个比喻说,琦君,有如水面的一叶飘萍,风中的一片落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她移居台湾,后来又去了美国,常年旅居海外。以一枝生花妙笔,追忆在大陆的似水年华,回忆了自己的少女时代,亲人师友,寻找那失落的根。她把祖国比作母亲,观音的比喻说明祖国对儿女像观音一样仁爱和包容,反之,儿女对祖国也是一片赤子之心。文中,字里行间渗透着海外赤子浓浓的乡情。所以她大部分小说的主题是思乡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