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20字 河北省各地名校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大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整理人:lyphm001
  唐山一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病起书怀①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①本诗写于淳熙三年(1176)四月的成都。陆游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病愈后写了此诗。
  (1)联系颔联分析作者“书怀”的内容是什么?(4分)
  (2)“出师一表通今古”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夜半挑灯更细看”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尾联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12.答案:暗示
  (1)“位卑未敢忘忧国”表现了作者即使地位卑微也不忘忧国的责任感。(有“责任感”即2分)“事定犹须待阖棺”表达的是作者对自己仍有机会重新被起用(或说为国出力)的后事充满信心、希望。(有“信心”“希望”之意即2分)
  (2)前句是用典的手法(1分),后一句用了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有“动作”或“细节”即1分)令人回味无穷或说含蓄(1分)地表达了作者忠心报国的愿望(1分)
  河北省辛集中学08—09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1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 鸪 词
  李益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鹧 鸪 词
  李涉
  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
  二女虚垂泪,三闾枉自沉。惟有鹧鸪鸟,独伤行客心。
  (1)两诗都用了“湘江”.“斑竹”.“鹧鸪”等形象,都是表现一种愁苦之情的。这种“愁苦之情”具体说来有何不同?(4分)
  (2)两诗在表现手法上都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采用了传统手法中的哪一种?请简要说明。(4分)
  15.参考答案:(1)李益诗主要是写一位女子对远方情郎的思念之苦,末句我们仿佛可以感觉到她盼望郎归来的急切心情。李涉诗有对“二女”的同情,有对屈原沉江自杀的叹息,也表现了自己的羁旅愁绪。不象李益诗所抒之情集中一点,而是泛咏愁情。
  (2)起兴。李益诗由“斑竹”的典故及鹧鸪写起,勾起了自己怀念情郎的愁怀。李涉诗由湘江水深引出对屈原沉江的感叹,由“斑竹”典故想到“二女”垂泪的故事,由鹧鸪的啼叫引起了自己的羁旅之愁。
  河北省石家庄市2008-2009年高中毕业班模拟考试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浪淘沙云藏鹅湖山 章谦亨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