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650字。  第  一  单  元
  湖南师大附中   厉行威
  单元学法导引
  这个单元主要鉴赏中国新诗,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
  诗歌是以抒情为主的文学样式,即使是叙事诗,也把抒发感情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中国是诗的国度,抒情诗极为发达,“情”是诗的内核。《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钟嵘《诗品》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情性,形诸舞咏。……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乎诗。”别林斯基说:“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众多论述表明,情感抒发是诗歌最主要的美学特征。可以说,诗歌的思想情感就相当于小说散文剧本叙写的内容。诗评家吕进说得好,诗歌内容是“诗中生活的大海蒸发出的纯净、美丽的云霞。读者从诗中所得到的是感情上的满足、启示与享受”。《沁园春•长沙》中青年诗人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要反复诵读作品,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以丰富心灵,陶冶性情。
  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呢?尤其是如何把握比较含蓄甚至隐晦的诗歌如《雨巷》等表达的思想情感呢?可主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欣赏技巧是重要的,但须提醒学生要有意识地增加生活阅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尤其要广泛阅读中外名诗,培养对诗的感受力和读诗的趣味。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说的就这是个道理。
  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欣赏一首诗,外行眼中只是词语与词语的连接,内行眼里却是意象与意象的组合,这些组合担负着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任务。
  《沁园春•长沙》中的“湘江”“万山”“百舸”“鹰”“鱼”“大地”,《再别康桥》中的“金柳”“青荇”“清潭”……全都是融入了作者思想感情的意象。“意象”构成“意境”,它是指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审美境界,就是广阔的自然画面或生活图景,渗透了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所以诗歌鉴赏应按照意象到意境再到诗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思维流程来进行。具备一定的诗歌鉴赏知识,应积累一些诗歌的表现手法,作者的艺术风格,诗歌的语言特色等知识。了解诗歌应注意从诗的本身出发,进行合理的联想、想象。
  新诗中的意象虽然不如古诗中的意象那样集中、鲜明,意蕴丰富,广为欣赏者所关注与接受,但仍然是欣赏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学习时,要注意区分新诗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又称为实生活意象和象征性意象)。描述性意象或实生活意象,在《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两首诗中用得较多,如前一首诗中的“云彩”“金柳”“波光”“水草”“星辉”“夏虫”等,后一首诗中在对大堰河辛苦劳作的生活场景的描写中,诗人用了集中描述性意象群,渗透了诗人对大堰河悲惨身世和凄苦命运的深切同情。而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则为比喻性意象或象征性意象,初中学过的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中的“土地”“黎明”“河流”“歌唱”等,也属于这类意象,它们表达的诗人思想情感丰富深刻,更吸引人,因而更值得揣摩、品味。
  诗歌创作要用形象思维,创造艺术形象,所以诗歌的情感表达,一般都要借助意象。鉴赏诗歌的情感,可从分析诗中意象入手,才能深入而全面。
  鉴赏诗歌有多种方法,如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要知人论世,注意作品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但又要避免用时代背景去简单地印证作品的思想内容,不以特定的政治事件或诗人的政治遭遇与作品内容一一对应;要注意欣赏诗歌的形式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要品味诗歌凝练、含蓄、富有跳跃性和音乐性的语言等。
  1     沁园春  长沙
  学习导入
  他是一位领袖,更是一名诗人,马背上的构思,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目光;他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展现了革命家的广阔心胸;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彰显了一代伟人的战略思考:他就是伟人毛泽东。一首气势磅礴的诗,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他轻易不朗诵,但天安门城楼上的那一句,便成了世界的诗眼,嘹亮了东方!让我们追寻伟人的足迹,再回长沙,走进领袖的宽阔胸怀,走进诗人的崇高心灵。
  字词积累
  沁(qìn)园春:词牌名。
  漫江:满江。
  百舸(gě):舸,大船。
  霜天:指秋天。
  寥廓(liáokuò):指宇宙的广阔。
  苍茫:旷远迷茫。
  峥嵘(zhēngróng):不平凡,不平常。
  意气:这里指意志和气概。另可作贬义,指只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
  挥斥方遒(qiú):遒,强劲有力。  
  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
  粪土当年万户侯:意思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粪土,名词的意动用法,把……视如粪土。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爵,这里指大军阀、大官僚。
  浪遏(è)飞舟:遏,阻止。
  相关链接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可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初起时称“曲子”“杂曲子”和“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长短句”或“诗余”。按字数的多少,词可以分为小令(五十八字以内)、中调(五十九字到九十字)和长调(九十一字以上)三种。按段(“阕”“片”)数分,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词牌原是曲谱的名称,乐曲失传后,就成了词的形式格律的标志。词牌规定着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等。词牌与词的内容并无必然的联系。有的词牌的下面另立标题或小序,表明作品的主题或作者写作的缘由。如“沁园春”是词牌名,沁园,东汉明帝女沁水公主的园林,后为外戚窦宪所夺(见《后汉书》)。“沁园春”词牌,相传由此得名。“长沙”是标题。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正是北伐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这年年初,中共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出了在革命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的同盟军问题。5月,当在上海领导了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随后爆发了持续16个月之久的省港大罢工。这一年春天,毛泽东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后来湖南成为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随着革命运动的高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集中在革命的领导权问题上。一方面,蒋介石不断扩充实力,加紧进行篡夺领导权的活动;另一方面,中共总书记陈独秀表现出“右”的倾向;再一方面,以张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