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50字。
  2 雨说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课型:精读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深切的关爱之情和诗歌恬淡柔美的创作风格。
  2、掌握通过圈画关键词理清诗歌脉络及通过分析修辞作用欣赏诗作特色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诗歌创作的思路和特点。
  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词作引导,介绍诗人。
  1、展示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引导学生体会词的思想内涵。
  (1)导语:今天所要学习的诗歌《雨说》的作者是台湾诗人郑愁予。诗
  人原名叫郑文韬,这个名字是诗人的笔名,知道这个笔名的出处吗? 
  (2)出示辛弃疾词,学生齐念:(利用学生在听取每次课前演讲中已了解相关诗作的条件,引发回忆思考。希望既有巩固所学、积累文化的作用,又有激发探讨兴趣、进行深入思考的作用。)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3)提问:此诗表现了辛弃疾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爱国主义感情。 
  2、体会诗人郑愁予的基本思想倾向。
  (1)一般人为自己取笔名,都爱用与自己有密切联系的某个概念或某种
  事物;如果同学们为自己取笔名,多半会选择吉利的或喜庆的词汇,而诗人却用相隔久远的古诗句里的、听起来多少有悲凉感的“郑愁予”作名,你能体会出他的别有深意吗?你能推估出诗人有怎样的情怀吗?(让平常的“作者介绍”摆脱僵化的幻灯片出示,教师自念或学生齐读的程序,焕发其启动学生思维,丰富学生内存的光采。)可见得诗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2)过渡:那么,《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一诗会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怀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