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阶段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
重庆市黔江中学校 田永华
创新学习法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学会了创新思维,才能进行创新学习,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首先是要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起学生的创新精神。心理学表明个性心理特征调整着个体心理过程的进行,影响着人的外在行为和内心活动,因此,个性被称为人类心理行为的动力来源。在学习上,它能促使学生朝着某个目标积极进取,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尽快转化为实际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包括敢于否定、大胆怀疑的精神,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冒险精神。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学生人格力量。
其次是要指导学生学会几种常用的创新思维方法。如:集体激励法:即围绕一个主题或问题,要求参与者在较短时间内自由地、尽可能多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此法的实质,是创造一种思维相互撞击,借集体力量产生“共振效应”的情境,在这种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感染的氛围中,能有效地打破个人固有观念的束缚。类比思维法:根据两个对象的相似性受到启发而产生类推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类比的核心是比较,通常将陌生的对象与熟悉的对象比较,未知的对象与已知对象比较,这样可以由此及彼,触类旁通。逆向思维法:就是“反过来想一想”,这样能够避免正向思维和单向度认识过程的机械性。让步思维法:就是“如果不这样,将会如何?”的一种创新思维形式。让步思维的价值在于:(1)通过退一步的思考,证明不这样认定将是错误的,从而证明己认定结论的正确;(2)可能发现己认定的结论不完善,发现既定结论的错误,以便及时从错误的结论中跳出来,寻求正确的思考方向。系统思维法:把一个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或者从整体观点出发,考察系统各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与联系,以获得最优效果的思维方法。组合方法、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移植法、设问法都属于这种方法。系统思维法是学生知识系统化的有效手段。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常说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就是从整体上理解字、词、句、篇。联想思维法:在头脑中把一事物与另一事物联系起来,从而把一事物的思想或表象推移到另一事物上去的思维方法。尤其是要敢于把人们容易忽略的、习惯上、表面上看来微不足道的问题联系起来或移植过来。联想思维方法有:(1)接近联想;(2)类似联想;(3)对比联想;(4)象征联想;(5)推测联想。例如,由“阳春三月”而联想到“桃花盛开”就是接近联想;把白色作为纯洁的象征、绿色作为生命的象征、把鸽子作为和平的象征等,就是象征联想。想象思维法:对头脑中已有的观念和表象进行重新加工和改组,以建立新观念和新表象的思维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种:(1)再造想象;(2)创造想象;(3)幻想。语文教材的情境性、形象性特点更适合于想象思维,教师可依据教材的语言材料,指导想象思维方法,展开丰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