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070字。
  《风筝》教案
  9527wang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多角度地理解课文。
  2.感悟误解中所体现的亲情,深刻体会鲁迅先生有愧于亲人而表现出的忏悔、自责的内心世界,学习鲁迅先生善于自省、勇于改过的精神。
  3.运用圈点勾画和质疑批注的学习方法,初步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学重点:
  感悟亲情,深刻体会鲁迅先生忏悔、自责的内心世界,体会新兄弟之间的手足深情。
  教学难点:
  多角度地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教学用具:
  课件
  课前准备:
  1.       学生自学“读一读 写一些”中的词语。
  2.       了解作家鲁迅。
  3.       初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与学的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读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风筝》。鲁迅先生,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在初中阶段,以后我们还会学到他写的《藤野先生》《雪》《孔乙己》《故乡》等文章,今天我们学的《风筝》,描写了人间的至爱真情,充满柔情,透过课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位伟大作家的心灵世界。请打开书,我们来深情地朗读课文——
  教师朗读1、2自然段,3、4自然段指名读,5、6自然段齐读,7、8、9指名读,10、11自然段齐读,12自然段老师范读。
  教师简评朗读情况。
  设计意图:开课简洁,定下基调,深情读文。语文课堂传出琅琅书声。
  二、课堂活动一:给本文再命个题目。
  教师提示:根据刚才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再给课文命个题目,也可以从课文中提取有关词语。命的题目要简洁、扣题、有文采。
  学生思考,交流,师生评议。
  老师预设的几个参考题目:
  兄弟亲情         难忘故乡的风筝          永久的悔  
  无怨的恕         精神的虐杀              久经逝去的春天 
  躲到严冬去吧     我?弟弟?风筝            童年故事沉甸甸
  绝望             那一次,是我伤害了你    自责,也是爱
  设计意图:在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感知文章内容。
  三、课堂活动二:勾画不理解的词句,提出问题。
  1.学生再读课文,勾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并就此提出疑问,在小组内研究,解疑。(四人一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参与学生的讨论,并适当的予以点拨、启发、释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