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负有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因此,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探讨研究新时期教师形象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形象,就是教师的思想、道德、业务、作风、礼仪等素质综合的外在表现,是广大学生和家长对具体教师的印象和评价,这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既有外在的表现,又有内在的内容。教师的形象效应,就是教师形象对广大学生以及党的教育事业所产生影响的效果。在新时期,广大教师树立良好形象所产生的效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示范引导性效应。示范引导性效应,是指教师形象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取向,起到带领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以自身的模范作用示范引导。事实充分证明在我们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长期历程中,只有靠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靠广大教师以自身的模范作用。影响和引导广大学生思想进步、学习努力、身心健康,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人才。在新时期,广大教师以自身的模范作用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取向,起到的是带领、示范,表率的作用。
(2)教师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教师中的先进典型,是广大教师中的排头兵,对其他教师和学生发挥的示范引导作用,是有方向性、群体性。可学性强等特点,方向性、就是通过树立、宣传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行为作风等诸方面素质优良的教师先进典型,对所在学校的学生起示范引导作用。群体性,就是教师中的先进典型不是单个的一个人,而是由学校、县、市地和省级等各层次的典型组成的典型群体。可学性强,就是教师中的先进典型,不是高不可攀的,就在学生身边,看得见,摸得着,所以,就会使广大学生心灵上受到更多的感染、更深的启示,增强向教师先进典型学习的自觉性。培养、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是我们党加强群众思想教育工作的成功经验之一。在新时期,广大教师还可以从本职工作实际出发,继续总结、宣传学生中的先进典型,把这些先进典型发挥的积极作用,做为教师以自身模范作用示范引导学生思想和行为取向的重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