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200字。
  2009年湖北省中学语文
  优秀论文评比参评论文
  思维的魔力
  —— 新课程下作文教学的思维问题探讨
  枣阳市高级中学
  杨富国  霍小丽 15971142549
  内容提要:
  此文旨在探讨思维在新课改下作文教学中的价值和运用。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从思维的定义层面论证了思维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依据,接着对学生的思维现状做了概括性的分析,并就其中原因谈了一些认识。接下来对如何在现实中对学生思维现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行为提出了一些见解,并对新课改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部分想法。最后,指出文章以“思维的魔力”为题的理由。
  思维的魔力
  ——新课程下作文教学的思维问题探讨
  什么是思维呢?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的分类很多,我们经常说到的有:形象思维、逻辑思维、逆向思维、辨证思维、发散思维等。
  思维的概念给人理性的印象,但它的外延里却常常活跃着感性的因子,因为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联想能力的科学家能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因此这就为思维在作文中的价值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也正如大家经常说到的,作文的过程就是一个思维的过程。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尤其是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思维的特点,提高学生正确运用思维进而提高语言的表达水平呢?
  首先,我们可以对现今学生的思维现状作一个大致的分析。在笔者看来,现今学生的思维状况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下:一是嫩,一是乱。
  先说“嫩”。按说高中生在心智发育上已比较成熟,能对很多问题进行大致合理的分析、判断和推理,甚至能形成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但这个“按说”在实际写作中却表现得比较糟糕。笔者教完高三再回头教高一,很难想象两年多后,眼前的高一学生能真正地达到一个高三学生应有的基本写作水平,甚至较多的高三学生还保留着初一时的写作习惯和写作水平。我想,绝大多数学生是比较认真的;问题应该就在教上。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教材编写正是遵循了这样的特点和水平而摆在教师课桌上的。正如人们互相传话一样,话的原本的面貌总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能否把这个变化控制在可修正的范围内。大家也都知道,源头是最重要的,它犹如天生;但过程也不是说无药可救,它犹如后天。所以只要我们教师能积极地注重学生的思维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作文的行为,学生也不会普遍出现写作能力低下的现状了。当然,这也许是一种理想式的说法,但思维的训练确实非常重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