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题,约14420字。
福建文化经典阅读系列(二)
《孟子》阅读(一)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尽心上》)
(1)下面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件乐事表达孟子的“孝悌”思想。
B.第二件乐事表达孟子的“仁义”思想。
C.第三件乐事表达孟子以教化天下百姓为己任的抱负。
D.孟子认为这三件乐事与用仁德统一天下不能并存。
(2)请根据上面的文字内容,联系下面选段孟子说的话,说说孟子“三乐”的根源。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眸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孟子•尽心上》)
答: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①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①运:动,指政权的改变。
(1)下面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齐宣王的“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强调的是自己国家武力的强大。
B.“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说的是被攻伐的国家的百姓犒劳前来的仁义之师。
C.“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从侧面表明了孟子希望齐宣王解燕民于倒悬的态度。
D.孟子运用事实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回答了齐宣王的问题。
(2)取燕之后,孟子对齐宣王说了下面选段的这句话,请问在表现孟子的思想上,这句话和上面的文字有何共同之处?请简析。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 (《孟子•粱惠王下》)
答:
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