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10字。

  《雨巷》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张瑞芳    
  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1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 题   《雨巷》 年级   高一 学期        上期
  教
  学
  目
  标  1、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学会通过分析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2、有感情地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3、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教
  学
  重
  点  1、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学会通过分析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教
  学
  思
  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整体感知,把握基调→分析意象,感受意境美→朗读品析,感受音乐美
  主要
  教学
  方法  创设情境法;
  合作探讨法;
  诵读法。
  教
  学
  资
  源  乔榛《雨巷》朗读音频;
  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第
  一
  课
  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四月天,梅雨时节,独自徘徊在雨中,这时的你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也许会有一些莫名的忧伤、无可名状的哀愁。“雨巷诗人”戴望舒用诗化的语言准确地传达出了这种微妙的情绪。今天,让我们一齐走进戴望舒的《雨巷》。
  谈谈漫步雨中的心情。      创设情境,拉近读者与诗人之间的情感距离。
  二、整体感知,把握基调
  1、聆听诗歌朗读,感受《雨巷》魅力。
  2、大家对这首诗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明确:忧愁、哀伤。
  3、我们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读出诗中的忧愁和哀伤?
  明确:低沉、幽怨。
  4、齐声朗读。请全班同学用低沉幽怨的语调来读出这种情感。
  5、我们说,一首诗就是一支歌、一幅画。有时,它其间还会蕴藏着一个故事。《雨巷》中有故事吗?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请充分展开想象,并描述这个故事?
  明确:在寂寥、悠长的雨巷中,“我”希望逢着一位撑着油纸伞,如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她却似梦中飘过般的走近又远远离去,消失在雨巷中,徒留下“我”的惆怅。  1、聆听诗歌朗读。
  2、谈对《雨巷》的总体感受。
  3、体会情感,探讨朗读方式。
  4、齐声朗读诗歌。
  5、请描述《雨巷》中的故事。  1、通过聆听朗读和齐声朗读可使学生初步感知《雨巷》所营造的意境和情感。
  2、描述雨巷的故事实际就是帮助学生营造《雨巷》的意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