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70字。

  教学内容 邓稼先
  认知   在阅读的基础上,把握内容;品词析句,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技能 培养学生归纳整理作者思路,抓住词语进行语文学习的能力。
  情感 体会、感悟邓稼先爱国情感及作者的对邓稼先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从几个截面突出一个中心,在一个中心之下深入表现人物各个方面的精神品质。
  2、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感悟邓稼先的精神、品质、气质,以及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在此基础上了解我国研究和武器的这段历史。
  教学难点  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中,邓稼先在这一巨大转变中作出了怎样的贡献,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义何在。为什么称他是“元勋”。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讨论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了解课文背景  整体感知课文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个人加减
  一:导入新课
  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一)、背景说明。
  2、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3、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4、关于杨振宁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二)、教师出示字词学生完成。
  二:整体感知
  1、 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结构, 说出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