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高一文言文复习纲要
《烛之武退秦师》
一、作家作品:《左传》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又名《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
二、课文重点、难点
(1)理解十三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答案略)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         3.师必退         
4.吾不能早用子    5.是寡人之过也     6.越国以鄙远        7.用亡郑以倍邻       8.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9.朝济而夕设版       10. 唯君图之  
(2)归纳 若 说 辞 鄙 微 之 的用法(见练习三 )
(3)找出下列通假字并解释(解释略)
1.无能为也已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3.秦伯说,与郑人盟    4.失其所与,不知    
三、熟悉两个词组的用法。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之>为:把它当作)
1.以为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认为)
铸以为金人十二(成为)
2.“所”字结构:“君之所知也”(所+动词,“所”字译成……的(人、事、物);原句可译成“……的事情”)
四、研究两种文言句式
      ○1.用“……是……也”表判断     (是寡人之过也)
1.判断句  ○2.用“乃、为、即、是”表判断    (是社稷之臣)
      ○3.没有任何判断标志         (谁之过与)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忌不自信/古之人不余欺也)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大王来何操)     
2.宾语前置  ○3.用“是、之、之为”等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惟命是从 / 何厌之有 / 何后之有) 
五、以下对课文内容的评说,正确的一项是( B )
A. 晋国、秦国的军队围困郑国的真正原因是郑国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
B. 郑伯请烛之武见秦王,烛之武以年老推辞,实际上话中有对郑伯不懂用人,不重人才,只是事急了才想到用他的抱怨。
C. 文中“公从之”,“公曰:‘吾不能早用子……’”、“公曰:‘不可。’”里的公是指同一个人
烛之武没有去说服晋文公却“亦去之”的主要原因是考虑到秦穆公有恩于他,“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攻郑,有悖于道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