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30个字。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
2、学会诗歌朗诵的基本方法并当堂背诵全诗
3、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体会新月派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4、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1、诗歌所抒发的感情及作者独特的意象选择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难点】
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教法】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 导入:
同学们,从古至今,离别都是文人骚客关注的话题,你知道哪些离别诗呢?
(对,在我们接触过的古诗中有很多反映离愁的作品,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
今天,老师将给大家介绍一首写离愁的现代诗,它可是我们现代诗歌史中的明珠,你知道是哪一首吗?
(下面,我们就将走进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近代诗人徐志摩用为我们抒发的别离之情,让我们共同走进徐志摩的内心世界。)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作品有《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集》等。
1918年赴美国留学;1920年赴英国留学,读博士;1928年秋重到英国,写下此诗;1931年因飞机失事去世。
徐志摩的诗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关于康桥:
即“剑桥”(bridge),英国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是徐志摩曾经学习生活的地方,有很深的感情。
作者于11月16日快要归国的途中,灵感闪现,挥洒自如地写下了的传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
三、新授:
(一)初读作品:
播放范读录音《再别康桥》,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学生齐读,明确诗歌的节拍,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押韵
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 、回环复沓
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