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佛山市2003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卷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五大题,12页,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能超过13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4页。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案必须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0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粗犷()    供()给    B.亢()奋     星宿()
C.提()防    干涸()    D.翌()日     羞涩()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劳禄   以强凌弱         B.杜撰    相形见绌
C.祈祷   中流砥柱         D.弛骋    相濡以沫
3.根据语境,选出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
A.那是一段贫血的日子,我的生活、我的精神都是那样的苍白。
  (指生活单调乏味,缺乏生机)
B.话说得很漂亮,可没有一件事能兑现。
  (指说话音色优美、动听)
C.再次回到家乡,十年前那条清秀明丽的小河已变得憔悴不堪。
  (形容小河因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而缺水、水质差)
D.众多学生将七月称为“黑色的七月”,今年高考的提前,是否也会给六月抹黑呢?
  (高考的紧张、落榜的失落与痛苦)
4.选出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班长发表的无稽之谈有情有理,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B.我独自一人形影不离地徜徉在空旷的大街上,整理自己烦乱的思绪。
C.精心设计人生,合理规划事业,让人生和事业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
D.秋日的香山呈现出她特有的魅力,枫叶五彩缤纷,让人留连忘返。
5.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由于“非典”的影响,今年来我市旅游的人数比去年同期降低了一倍以上。
B.知识是一切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富。
C.他的写作水平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
D.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空气清新了许多。
二、说明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2003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本卷共24题;满分:150分+4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8分+2分)
  (一)  字音(4分)
1.给加点字注音(4分)
暮春,中午,踩着畦垄间苗(  )(  )或者锄草中耕,煦暖(  )(  )的阳光照得人浑身舒畅。
(二)  背诵、积累(13分)
2.完成上下句(4分)
(1)前事不忘,_________________。  (2)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悠然见南山.。 (4)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3.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
①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________________;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__________________。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它过得丰盈充实。
②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行路难》一诗中最能表现诗人积极的追求、乐观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记承天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三)  语言运用•其他(11分+2分)
4.连词组段。请从下面选择4个词语写一段话。(应恰当运用修辞手法)(5分+2分)
涟漪 茂盛 婆娑 嘻闹 姹紫嫣红 温声细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只要老老实实扪心自问,我们都可以找到出现警报的地方”这句话放置在下面文段中,最合适的一处是(  )。( 2分) 
  ①人生就是如此。②被小石子打中,如果不能及时醒悟,一味置之不理,就会被砖块打中。  ③如果仍然执迷不悟,就会被大石头狠狠击中。 ④但我们还是会厚着脸皮说:“为什么老是我遭殃?”
  A.①②句间   B.②③句间   C.③④句间   D.④句后
  6.制作卡片。抄写下面名言并作简要评析。(4分)
  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名人名言卡               分类______编号________
摘录:


出处:
评析:
  
二.阅读(62分+2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20分)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

江西省南昌市2003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
语文试卷
说明: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在卷首右方框内填写自己的座位号。
    2.本试卷共有六个大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卷面书写(4分)
二、文言文(1-16题,共25分)
(一)默写(1-10题,每空1分,共13分)
  1.蒹葭苍苍,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
  2._______,禅房花木深。
  3.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
  4.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5.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
  6,_________,大庇天下寒下俱欢颜!
  7.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
  8.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当像孟子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李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请任意写出两句能体现他浪漫主义风格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句子翻译(11-12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2.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三)阅读《核舟记}(片段);回答问题。㈠3-16题,共8分)
  ①舟尾横卧一揖。揖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髫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②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13.用“/”给第①段中的画线文字断句。(2分)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容:              (2)夷:
  15.用自己的话概括第①段文字的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在第②段中用“细若蚊足,钩画了了”来说明刻在船背上的题字,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现代文。完成文后试题。(共15分)
垂  钓
罗兰
  ①垂钓的乐趣在于一个静字。
  ②林语堂先生谈纽约长岛的钓鱼,谓“百数十条船同在海面,灯火辉煌,环顾三五里内,尽是渔船”,别是洋式的钓鱼,和中国的渔樵之乐比较,则表免显得热闹而又俗气。
  ③中国文人画家笔下的渔樵之乐,是象征着中国人对出世①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正如欧阳修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垂钓的目的不在垂钓,而在远离尘寰的嚣攘争夺,是亦在“山水之间”也。  
  ④我最喜欢元朝白仁甫的名句,“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那境界何等淡泊,何等旷逸!
  ⑤紧张忙乱的现代生活,常使人沉迷名利,忘了自己。能抽空到山涯水滨, A (扔、投、放)一丝钓线在浩渺迷茫的烟波,体会一下俭素安闲的渔父生涯,会觉心胸开朗宁静,“渔父之意”固也不必在“鱼”也。
  ⑥谈渔礁之乐,就不能不想到郑板桥的道情。那“老渔翁,一钓竿,靠山涯,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轻波远,获港萧萧白画寒……”的画面,正是哲人文士们所全心向往的旷达隐逸,与世无争的人生最高境界。
  ⑦而张志和的名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又是多么潇洒!能够 B (领悟、领受、领略)在斜风细雨中垂钓之乐的人,他的胸襟是多么飘逸!
  ⑧垂钓的画面,应是____________;如朱希真词中所谓“天与一轮钓线,领烟波千亿”,在意境上才能给人以“人生如蜉蝣②,繁华似春梦”的感受。
  ⑨“百数十只渔船,灯火辉煌”的美式垂钓,是以人和物质为主体的拥挤的垂钓,离不开尘间扰攘。我国古人的垂钓别是以宇宙和精神为主体的清幽的垂钓,能给人一种超脱的力量,抛卸俗世名利,带回淡泊豁达的胸襟。

 辽宁省2003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卷
(供四年制考生使用)
题 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 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卷面的文字书写要求工整、清楚,标点正确。


一、文言诗文(满分25分)

1.选择题。(6分)
(1)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2分) (  )
A.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B.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2)选出对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2分) (  )
A.广数自请行(允许)
B.五十弦翻塞外声(翻动)
C.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河岸)
D.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
(3)选出对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2分) (  )
A.乡为身死而不受。 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B.今乃得一当单于。 如今才得到一个亲自跟单于对敌的机会。
C.折芳馨兮遗所思。 所采摘的芳香的花草遗忘在我思念的人那里了。
D.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按要求填空。(7分)
(1)晏殊《浣溪沙》词上片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旧”的对比,下片构成“来”与“去”对比的词句是:             ,
              。
(2)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古人的诗词中有不少吟咏重阳节的句子,孟浩然在《秋登万山寄张五》中就有这样的诗句:          ,          。
(3)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诗句是:               ,              。
(4)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赵朴初先生借用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为“冰心馆”题了词。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           。
3.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12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迹。公将弛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       ,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选文节选自课文《        》,它记述了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之一 ──        。(2分)
(2)找出选文第一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2分)
       改             改    
(3)在选文中的空白处写出原句。(2分)
(4)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鼓            靡         
(5)把句子“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6)概括选文第二段的大意。(2分)



二、现代诗文阅读(满分45分)
※在下面的选文(一)、(二)、(三)、(四)中,由你任选其中三部分选文来回答问题,未选部分请在相应的序号前注明“不答此题”。

 辽宁省2003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卷
(供三年制考生使用)
题 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 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卷面的文字书写要求工整、清楚,标点正确。


一、文言诗文(满分25分)

1.选择题。(6分)
(1)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2分) (   )
A.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B.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D.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2)选出对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2分) (   )
A.溯洄从之,道阻且长(阻挠)
B.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
C.涵虚混太清(虚实)
D.到则披草而坐(披在肩上)
(3)选出对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2分) (   )
   A.马作的卢飞快。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
     B.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心思所到之处,梦境也有同样的旨趣。
   C.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询问(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里边有人间真情,想辩解,又不知该怎么说。
2.按要求填空。(8分)
(1)清代郑板桥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描绘了一幅听竹的画面,我们学过的陆游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也有一句描绘类似情境的诗句:           。
(2)晏殊《浣溪沙》词上片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旧”的对比,下片构成“来”与“去”对比的词句是:            ,
            。
(3)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观刈麦》中也有反映劳动者这种复杂矛盾心理的诗句:         ,         。
(4)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赵朴初先生借用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为“冰心馆”题了词。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             。
(5)在我国古代,很多文人身处逆境还关心着社会,在他们的诗文中表现出了博大的胸怀,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就有:                ,
                 !
3.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及潇湘,迁客骚人,多汇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选文的作者范仲淹是     时期的政治家、     。(1分)
(2)找出选文第二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2分)
        改          改   
(3)在选文中的空白处填写出原句。(2分)
(4)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 (   )
     在洞庭一湖         政通人和
   而或长烟一空       春和景明
     予观夫巴陵胜状 横无际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外与天际
(5)把句子“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6)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大意。(2分)


二、现代诗文阅读(满分45分)
※在下面的选文(一)、(二)、(三)、(四)中,由你任选其中三部分选文来回答问题,未选部分请在相应的序号前注明“不答此题”。
(一)
  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4—8题。(15分)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
  有几回,邻舍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