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益阳市2003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将下列各题的答案分别填入下面的答题栏内。 (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差使(chā) 接洽(qià) B.湍急(tuōn). 蹉跎(cuō)
C.汲取(xī) 星宿(xiù)  D.鞭笞(tái)  刈麦(yì)
2.下列词语中不含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荒谬赡前顾后 B.阴诲猝然长逝  C.瞥见油光可鉴 D.滑稽眼花缭乱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暗淡的人间,茫茫的世路,就丢下我踽踽独行。
  B.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
  C.他喜欢打电游,虽经老师多次教育,他还是矢志不移。
 D.石原先生如此不顾历史事实而信口雌黄,实在令人吃惊。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最新统计,这次地震共造成至少差不多二千名以上的平民伤亡。
 B.我们应该培养自己解决问题、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C.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烫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都撵走了。
 D.因为天气很冷,可他还是出了一身汗。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帝的新装》是一篇寓言故事,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
 B.崔颓是唐代诗人,他写的《黄鹤楼》是一首七言律诗。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戏剧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D.《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阅读文段(一)、(二),完成文后各题。
(一)
  二氧化碳和水在合成车间——叶绿体里,发生奇妙的变化。叶绿体是叶绿素和蛋白质等组成的小颗粒,一个叶肉细胞里,一般含20至100个。叶子的绿色就是它们的颜色。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就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同时放出废气——氧。由气孔排出。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光合作用。看来很简单,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6.下列说明方法中,上文没有运用的一项是(  )。
 A.列数字B.打比方 C.作诠释 D.分类别
7.上面文段中说明的对象正确的一项是(  )。
 A.叶绿体B.光合作甩C.有机物质D.叶肉细胞 
(二)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三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瞰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山东省菏泽市2003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题

同学:
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
注意事项:
1、此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先把密封线以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题2分,共14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鲁西南大地平坦如dǐ (  ),资源丰富;菏泽牡丹姹(  )紫嫣(  )红,幽香四yì (  ),沁(   )人心脾(  )。菏泽人正在利用本地优势zhāo(  )商引资,发展经济。一幅气势磅bó (  )、前景迷人的菏泽远景规划图已展现在世人面前。
2、下列四个括号内应填写的一组词语是(  )
  长城的城墙是黑灰色的,浓重中透着一种〔甲〕;故宫的宫墙是朱砂色的,深沉中显出一种〔乙〕。它们毕竟都已成为历史。我更喜欢的是近年来并肩崛起的新楼宇和那些纵横飞扬的立交桥,它们的色彩趋于明快、〔丙〕、奔放,因而也更使人感到〔丁〕。
  甲   乙   丙   丁 
 A冷峻  威严  热烈  亲近
 B冷静  威力  热忱  亲密
 C冷清  威势  粗犷  亲热
 D冷寂  威风  绚丽  亲切
3、清朝禁烟英雄林则徐有这样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下面对这两句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苟”表假设,是“假如”、“如果”的意思。
 B“以”在这里是“付与”的意思,“生死以”是说把生与死交给国家。
 C“岂”表反诘,是“怎么”的意思;“之”代指“祸”与“福”。
 D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把生死交给国家,怎么能因个人利益而避福趋祸呢?
4、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两个成语,再现我国全民防治“非典”(SARS)的情景。
 “非典”(SARS)凶猛袭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上下,      ,      ,科学防治,战胜“非典”,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目前,我们已取得了这场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高考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
 C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D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和《五柳先生传》的作者都是陶渊明。
 B《哥白尼》是我国科学家茅以升为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写的一篇传记。
 C《藤野先生》、《孔乙己》和《一面》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鲁迅自传》是鲁迅先生记自己生平经历的一篇文章。
 D《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古代英雄的石像》、《丑小鸭》都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脍炙人口的童话作品。

  北京市海淀区2003年高级
  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第工卷 基础知识及运用(40分)  .
  一、本题共40分,全部为单选题。其中第10、11、12题,每题2分;第14题4分;其余各题,每题3分。
  1.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
  A.踱步()  卑劣()  随声附和()
  B.投奔()  迸裂()  不辍劳作()
  C.凫水()  惩罚()  永垂不朽()
  D.狭隘()  魁梧()  精神矍铄()
  2.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
  A.恣情  诘责  不功自破  包罗万象
  B.洗涤  蓦地  异想天开  习以为常
  C.遨游  迁徙  害人听闻  司空见惯
  D.篝火  即使  举一反三  冲耳不闻
  3.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
  A.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
  B.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C.五岁的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D.为了筹建南极长蜘占,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
  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5.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  (  )
  A、《关雎》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天净沙秋思》是元朝马致远所作的散曲。
  B.《枣核》和《背影》是叙事散文,《白杨礼赞》和《春》是抒情散文。
  c.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文章,正确的顺序是《出师表》《捕蛇者说》《醉翁亭记》《陋室铭》。
  D.鲁迅的《孔乙己》、契诃夫的《变色龙》和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都是小说。
  6.文言加点词注音和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
  A.汤()熨之所及也  不能名(命名)其一处也
  B.著()我旧时裳  其两膝相比(靠近、挨着)者
  C.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叹息痛恨(非常仇恨)于桓、灵也
  D.更()互用之  两岸连山,略无阙(同“缺”)处
  7.对文言语句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是,聪敏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意思是,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意思是,虽然驾着风奔跑,也没有这样快。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意思是,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的美景。
8.按照原文依次填空,完全正确的是  (  )

2003年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卷
说明:1.全卷共四大题,2]小题,8页,满分120分(含4分卷面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3.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学校按要求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
4.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试卷上,但不能用铅笔或红笔。
一、积累与运用(14分)
  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10分)
  (1)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1分)
  (2)经纶世务者,         。(吴均《与朱元思书》)(1分)
  (3)         ,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2分)
(4)陆游《游山西村》中流传最广、富有哲理的两句诗是:“            ,
             。”(2分)
  (5)默写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诗。(4分)
             ,            。
             ,            。
   2.下面一段话中有4处错误,请找出来并在原文上改正。(4分)
  四日市的居民常年累月地吸入被二氧化硫及各种金属粉尘污染的空气,呼吸器官受到损害,很多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癌等……。既然四日市呼吸系统病患者大多一离开大气污染环境,病症就会得到解决,所以人们把这种病统称为“四日市哮喘病”。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3至6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      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4.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3分)
                                      
  5.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  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3分)
  6.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2分)
三、现代文阅读(42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第7至20题。
(一)(12分)
  ①1998年9月,中国渤海锦州湾海域风和日丽,虽已入秋,夏天的余温却还未从海水中散尽。海面上空,一架“中国海监”的飞机盘旋着,在执行巡航任务。飞机在掠过锦州湾东部海域上空时,飞行员发现有一大片海水在阳光下泛着褐红色,犹如番茄汤一般。这就是赤潮现象。这一大片褐红色的赤潮海域有3000平方公里之大,是自1993年中国首次报道发生赤潮以来面积最大的一次。
  ②海水中的某些微生物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或聚集,使海水颜色发生变化,显现红色、黄色或褐色,因此称为赤潮。
  ③赤潮的生成离不开环境因素,除了需要稳定的海水水体、适宜的水温(14—28℃) 和盐度(17—34%)以外,水体的富营养化——丰富的营养盐、适量的微量元素和有机物也是赤

二○○三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语言积累和运用(25分)
一、完成1—6题。(25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1)变huàn莫测(2)qìn人心脾 (3)不屑置biàn(4)yùn育果实
2.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不•当当的一项是()。(3分)
A.2003年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于6月20日在福州•圆圆•满满•结结•束束。
B.记者在北京小汤山医院•亲亲•眼眼•目目•睹睹了医务人员在抗击非典战斗中感人的工作场面。
C.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将暴雨警报广而告之,做到•家家•喻喻•户户•晓晓。
D.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3.默写。(每条横线上填写一句)(10分)
(1)野芳发而幽香,          。
(2)无可奈何花落去,         。
(3)今观其文章,           ,           ,称其气之小大。
(4)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         。
(5)古往今来,人们身处困境、进退两难时,便自然而然地吟咏起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              。
(6)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讲究“画中有诗”。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最能揭示左边这幅画意境的两句诗是:              ,             。
4.填空。(2分)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       》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豹子头”指的是            。
5.名胜古迹对联往往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3分)
(1)黄鹤偶乘沧海月
白云常带楚江秋(     )
(2)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
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    )
(3)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
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
6.仔细观察下面这幅“五四”运动场景图,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主要内容。(不超过50字)(3分)

阅读(65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3题。(20分)
(一)阅读《公输》语段,完成文后各题。(16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7.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只要标一处)(2分)
(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2)宋无罪而攻之
8.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起起于齐(     )(2)请•说说之(   )
(3)吾从北方闻子•为为梯(   )(4)不可谓•知知类(   )
9.下面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