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90个字。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
我今天要说的课题是《故宫博物院》。我将从教材、学生、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步骤、板书等几个方面来具体解说我对这一课书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知识: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而本课是这一单元中唯一一篇以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课文容量很大又缺乏趣味性,相对比较枯燥。但课文内容简单,语言浅显,易于理解。
二、说学生:
第一,在此之前已经学了三篇说明文,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阅读说明文的方法;第二,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北京,没看到过故宫,所以空间概念较差。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2.了解行踪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
四、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1)能够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以及找准作者的立足点;
(2)学会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五、教法学法
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教师重点点拨讲解。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一提起北京,大家就会想到什么?
(长城、故宫、圆明园、天坛、颐和园等等)
是的,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古城,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故宫,大家都不陌生。那是皇帝和他的嫔妃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严禁老百姓进入,因此又叫紫禁城。面对这组充满神秘感的建筑群,大家想不想了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墙黄瓦的巍峨宫殿,去领略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风采。
(二)、检查预习
相信大家在课前已经对本课做了充分的预习,我们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字词积累
矗立()鳌头()湛蓝()琉璃()鎏()金
蟠龙()中轴线()金銮殿()击磬()玉玺()
檀木()攒()乾清宫()坤宁宫()诏()书
肃穆()上谕()额枋()藻井()垂脊()
矫健()妃嫔()翊坤宫()修缮()迥然不同()
玲珑:湛蓝:肃穆:
幽雅:悠扬:井然有序:
(三)、整体感知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学生根据问题回答,其他同学评判,教师纠正、补充)
1、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故宫博物院。记得在学习《中国石拱桥》时,曾明确:说明事物首先是抓住特征,那么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请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