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8710字。  高一语文同步检测三
  第二单元(A卷)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答题栏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隧道(suì)   自诩(xǔ)   蹩进(bì)   残羹冷炙(zhì)
  B.呵斥(hē)      畏葸(xǐ)       谄媚(xiǎn)    恍然大悟(huǎnɡ)
  C.紧俏(qiào)     小伫(zhù)     指摘(zhāi)    冠冕堂皇(ɡuàn)
  D.磨砺(lì)       模样(mú)      悻悻(xìnɡ)    睥睨人生(pì)
  答案:D 
  解析:A项“蹩”应读“bié”;B项“谄”应读“chǎn”;C项“冠”应读“ɡu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给予  吝啬  礼上往来  耀武扬威
  B.柔婉    匍匐    昂首阔步    竭尽全力
  C.甘霖    车辙    九宵云外    经久不息
  D.修葺    不羁    牛山濯濯    卑恭屈膝
  答案:B 
  解析:A项“礼上往来”应为“礼尚往来”;C项“九宵云外”应为“九霄云外”;D项“卑恭屈膝”应为“卑躬屈膝”。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庄周一气之下弃文从商,在他小伫濠梁之上________了鱼的乐趣之后,居然想养鱼致富,挖起鱼塘来了。
  (2)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________不敢走进门,是孱头。
  (3)我若为王,我的女儿就是公主,我的亲眷都是皇亲国戚。________他们怎样丑陋,怎样顽劣,怎样……________会被人们像捧天上的星星一样地捧来捧去,因为他们是贵人。
  A.领略 徘徊 尽管/但是    B.领悟 踟躅 尽管/但是
  C.领悟 徘徊 无论/也          D.领略 踟躅 无论/也
  答案:C 
  解析: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领悟:领会。根据语言环境,(1)句应该选“领悟”。“踟躅”“徘徊”都可以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但表现内心的犹豫不决时应该用“徘徊”而不用“踟躅”。因此(2)句选“徘徊”。“无论”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还是”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根据句意,文中应该是表示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再说,“尽管”与“怎样”也不搭配,所以(3)句应选“无论/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见了比他地位稍高一点的人,就巴结,他那胁肩谄笑的丑态,何止令人恶心。
  B.我是王,他们在我面前,奴颜婢膝,一副贾桂相,让我不屑一顾。
  C.就是这样一个是非不管、背对权势的庄周,在商品经济浪潮的搏击中,经过了一连串的碰壁之后,面对着嗷嗷待救的“涸辙之鲋”(文中用来隐喻和象征底层民众),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怜悯关爱和社会责任感,为他们忧虑为他们欢呼!
  D.倒是那位任意决定谁该剃什么头的理发师傅读到鲁迅的小说《头发的故事》,应该有痛定思痛的感受。
  答案:D 
  解析:D项,“痛定思痛”是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之后,回想以前的痛苦。不符合语境,应用“切肤之痛”。“切肤之痛”指切身感受到的痛苦。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他占有,挑选。①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②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5.选出对画线句①理解正确的一项
  A.鱼翅吃起来和萝卜白菜的味道差不多,所以不能用来招待贵宾。
  B.对待“鱼翅”,要像对待萝卜白菜一样,应该有利于“大众化”,不能只供少数人享用。
  C.鱼翅和萝卜白菜的营养价值差不多,所以只能供“平民”享用。
  D.鱼翅和萝卜白菜一样,都是菜,“平民”没有享用过,所以暂时不能用来招待贵宾。
  答案:B 
  解析:注意运用修辞的实际用意,鲁迅先生在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吸收精华应有利于大众化。
  6.选出对画线句②理解正确的一项
  A.烟枪和烟灯,虽然落后,但其形式是一种国粹,应该放进博物馆供后人借鉴继承。
  B.烟枪和烟灯,只有形式和别国的烟具不同,但其内容却很有价值,应该送一点进博物馆,让后人借鉴继承。
  C.烟枪和烟灯,只有形式和别国的烟具不同,所以顶多只能送一点进博物馆,作为一种旧形式存放在那里。
  D.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与别国的烟具不同,但的确是一种国粹,所以应该背着周游世界,供世人借鉴继承。
  答案:C 
  解析:应准确把握本课中的“拿来主义”的含义。“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作者认为可少量地“送进博物馆”作反面教材,其余应毁弃。
  7.下面对节选部分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他占有”中的“他”指代拿来主义者。
  B.第一段中作者讲到的“占有”是有条件的,譬如“姨太太”之类就不能占为己有,否则“拿来主义”就会走向反面。
  C.第二段是全文的总结。五句话,从基本观点、具体做法、意义、前提条件、必要性和迫切性五个方面,全面而精辟地揭示出对待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应持的正确态度。
  D.节选部分运用浅显的比喻阐明深刻的道理,语言犀利而不乏幽默,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杂文作为文艺性社会评论的特点。
  答案:B 
  解析:B项,“占有”是指对待文化遗产首先应持的态度,文中讲,这种“占有”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再说,是无条件的;“占有”以后挑选则是有标准的,对“姨太太”的否定是为了说明挑选的标准,而不是说明“占有”的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