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060字。  长亭送别 学案
  教学目标:
  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欣赏崔莺莺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教学难点:崔莺莺的典型意义
  一、课前预习:
  熟悉课文
  1、对照注解和课前提示,通读全文。
  2、熟读曲词[朝天子][二煞],背诵曲词[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
  3、了解作者王实甫、《西厢记》的故事情节和本折《长亭送别》的剧情。
  基础知识达标
  字词
  筵席   玉骢    金钏    笑靥    搵    挣揣    余荫    蹙愁     谂知     弃踯     玉醅     白泠泠    胸臆
  举案齐眉                                    杯盘狼藉   
  蜗角虚名                                     蝇头微利
  口占一绝                                     寒盟背信
  句子
  1          ,黄花地 ,西风紧         。晓来谁染霜林醉,               。
  2听得到一声“去也”松了金钏;               ,          :          ?
  3东飞伯劳西飞燕,                    。
  4泪添九曲黄河溢,                        。
  5一春鱼雁无消息,                        。
  6        ,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文学常识
  1、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 祖籍在今河北保定的定兴县。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14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其中最著名的《西厢记》共五本,是王实甫的代表作,在元代和明代就为人推重,被称为杂剧之冠。
  关于他生平情况的历史记载很少。由于元杂剧作家大多是混迹于倡优之间,纵情风月的市井文人,无权无势无地位,谁会为他们树碑立传哪!
  王实甫早年曾经为官,但宦途坎坷,他以县官入仕,因治县有声,后提升为陕西行台监察御史。但总因“与台臣议不合,40岁即弃官不复仕。”回到大都后,他一头扎进关汉卿的“玉京书会”,常在演出杂剧及歌舞的游艺场所出入,是个不为封建礼法所拘、与倡优(当时的演员)有密切交往的文人。
  有关元曲及杂剧
  (1)、元杂剧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3)元曲五大剧作家及其代表作 
  关汉卿:《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  郑光祖:《倩女离魂》  马致远:《汉宫秋》 
  白 朴:《墙头马上》、《梧桐雨》           王实甫: 《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