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长亭送别》学案10
分类:
语文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57 KB
评级:
时间:
2011/1/15 16:28:48
下载:
本月:1 总计:26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7040字。
人教版必修四《长亭送别》课文精讲
【课文背景知识】
《长亭送别》出自《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是元代爱情剧中的杰作。故事本于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实际上却是从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脱胎而来,但思想性、艺术性均大大提高。作品在批判封建礼教与婚姻制度的同时,通过莺莺与张生等反抗礼教的典型形象的塑造,热情地讴歌了青年一代追求个性解放与美好思想的战斗精神,从而把崔、张的爱情故事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后人称“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王实甫,元大都(今北京)人,名德信。其创作活动稍晚于关汉卿,约在十三世纪末至十四世纪初。剧作存目十四种,今存《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三种,残存《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其中《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
【字词综合运用】
1.词语解释:
谂(shěn)知:深切体会,深知。
玉醅(pēi):美酒。
暮霭(ǎi):傍晚的云气。
再休似此处栖迟:栖迟,留恋。
2.词义辨析:
【重点难点讲解】
1.《长亭送别》开篇景物描写的作用。
起首[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支曲子,系莺莺赴长亭途中所唱。莺莺是怀着无可排遣的离愁别恨,前往长亭为张生送行的。莺莺一上场唱的第一支曲子[端正好],主要是采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通过她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这种痛苦压抑的心情。在这支曲子中,作者选取了几样带有季节特征的景物;蓝天和白云,萎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长亭送别》学案9 苏教版
《长亭送别》教案44 苏教版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6 人教版
《长亭送别》导学案(教师版)1 苏教版
《长亭送别》导学案(教师版) 苏教版
《长亭送别》学案8 苏教版
2011年高考诗歌鉴赏之长亭送别诗歌鉴赏导学案(教师用) 人教版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5 人教版
《长亭送别》教案43 苏教版
《长亭送别》ppt168 人教版
Top